第482章 知青现状,小舅子早恋?

作品:重回74当知青,低调成为万元户|作者:狂枭|分类:都市|更新:2024-01-27 12:24:14|字数:4714字

云家的这顿散伙饭刚开始大家都很开心,推杯换盏很是热闹。

只是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气氛就开始变了。

提到云松山一家要离开,大家就开始伤感起来。

王学文跟云松山一起共事的时间短,感情也是最淡薄的,就他一个人稍微好点。

他见大家情绪不高,就举起了酒杯说道,

“云大队长是去京都享福的,咱们应该祝福他。这青山大队是大队长家的根,以后肯定会时常回来看看的。来,我们大家一起再敬大队长和婶子,祝他们一路平安,日子越过越好。”

大家对他的说法很是赞同,都端着酒碗站起了身,一起敬酒。

场面又开始活跃起来,这离别的愁绪也消散了不少。

“干杯,日子越来越好!”

周立伟侧目看向王学文,人还是那个人,只是那精神面貌与初来村里时截然不同。

以前的王学文看人总是低着头偷偷瞧,缩着脖子一副偷偷摸摸干坏事的模样。

现在的他抬头挺胸,整个人充满了自信,意气风发,嘴角时常含笑。

周立伟觉得,这人要是没有那铁公鸡的外号,在这十里八乡一定是个很抢手的货。

似乎察觉到有人在打量自己,王学文转过头来,正好碰上了周立伟的视线。

王学文一愣,旋即笑了笑。

周立伟也扯了扯嘴角,朝他点了点头。

饭后,一行人坐在院子里纳凉唠嗑。

周立伟和王学文坐在一块,能聊的共同话题就是他们知青。

从王文学口中得知,现在知青点剩下的知青也不多了,就剩下了四五个还没回城。

第一波考上大学的有俢世杰、赵军、冯邵明、林枫、李梅和陈家辉。

第二波考上的是朱婷婷和另外一个女知青,以及杨启华和吴鹏飞。

吴鹏飞前两年跟村里的一个姑娘结了婚,还生了一个儿子。

只是去年考上大学后,这小子就抛妻弃子硬是离了婚。

周立伟知道这种人迟早都是会后悔的。

去年过年的时候,王玉惠和几个知青请假回家过年后,也找借口没回村里。

现在就剩下了王学文和邓小洁几个女知青。

这几个人是既考不上大学,又没关系自己能回城的。

“要是你有机会回城,你会回去吗?”周立伟突然问道。

王学文笑着摇头,这个问题他在心里早就想过千百遍。

所以,他没有犹豫,“不会,我现在在这里很好。”

的确很好,大队会计,在队里权力还是挺大的。

别看只是在这大队里当会计,但这青山大队的副业干得好,做衣服做鞋子,还有养猪养家禽,跟公社罐头厂合作。

每个月来来往往的账目可不少,很有成就感。

相应的工资也不低,工分也不少。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每年粮食够吃,钱还能存下不少。

村里人虽然现在都不给自己介绍对象了,但对自己尊重。

这可比回城到那个被全家嫌弃的家里要好很多。

他想过,自己要是回去,吃白饭是不可能的。

要是有一份工作,挣的工资估计他们也会像以前一样,以各种借口要过去。

不给都不行,不给就是不孝顺、白眼狼。

自己待在乡下,他们只会担心自己过不好问他们要钱要粮,从不主动联系自己。

这样互不打扰,舒舒服服地过自己的小日子,挺好。

周立伟点点头,“这里是很好,别看是农村,但以后只要能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倒是可以建设成新农村,也不会比城里差。”

“什么是新农村?”王学文好奇地问。

就连云朝东也很感兴趣地凑了过来。

周立伟觉得要是跟他们说什么新环境、新房子、新农民、新设施、新风尚,他们也不一定听得懂。

想了想,说道,“直白点就是全新的农村风貌,人人吃得好穿得暖,还能住上漂亮的新房子。村子干净整洁,风景宜人。还有完善的配套设施,比如学校、卫生所、商场,甚至娱乐健身场所等等。”

听着周立伟的侃侃而谈,云朝东和王学文是越听眼睛越亮。

最后,两人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里看出了向往与野心。

王学文道,“我就说大队的钱不能乱花,以后还有大用。”

云朝东嘴角抽了抽,说得好像他们有乱花过大队里的钱似的。

不过,现在有了这个‘新农村’的目标,云朝东也觉得,以后大队的确是该省钱了。

这个新农村建好,貌似要花不少钱啊。

这是第一次,两位重要的大队年轻干部在省钱上达成了共识,共同为建设新农村而奋斗。

翌日。

周立伟早早就起了床收拾好了自己。高桂香和云松山云朝光也早就起来了。

吃过早餐,云芳和大丫就被云大伯母一家送了过来。

不一会儿,云家院子里陆陆续续又来了很多亲戚和村民。

都是来送行的,没有空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回74当知青,低调成为万元户》,方便以后阅读重回74当知青,低调成为万元户第482章 知青现状,小舅子早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回74当知青,低调成为万元户第482章 知青现状,小舅子早恋?并对重回74当知青,低调成为万元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