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七 人之道

作品:巴别塔编年|作者:星空羽渡鸦|分类:奇幻|更新:2023-10-05 18:09:46|字数:6214字

多尔南:“......老子认为,使民少智,致使愚民,亦可少祸。你也这么觉得吗?”

苏阳:“我不这么认为。智愚之分会影响人们的选择不假,但它充其量也只是工具。做出选择的,仍是人。老子主张的愚民,一是想将民众保持如孩童般“纯真无暇”,二是想让民少知,所谓知晓的越少,能做出的选择越少。降低他们选择的数量,避免恶的发生。但实际上,孩童亦有恶。这个所罗门王应该和你讨论过了吧。”

多尔南:“.......”

苏阳:“况且,少智不代表就会无私。老子对孩童本性,过于理想化了。人天生就是混沌的,而不是在所谓智的影响下被染黑的。无论智愚,喜恶之人终行恶。我还是认为要想少祸,还是要影响人们面对善恶方面会做出的选择,而不是使民不识善恶,剥夺他们的选择。老子此举,实际上仍是治标不治本。毕竟无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智本就诞于无智,是经验积累的必然结果,避无可避。当然了,也不排除老子只是提出了当时的时代能够实行的一个方法而已。”

多尔南:“倘若我们真的成功的影响了人们对善恶的选择倾向,改变了社会的风气。完成了人之善影响风气,善的风气再影响其余的人这样的一个循环之后,善恶平衡怎么办?”

苏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我们所说的善恶,其实也不过是我们对于类似行为的认知,赋予其的一个概念而已。若是无恶行凸显善行,那么善行也不过是理所应当的正常行为而已。若是无恶,即无善一说,反之亦然。我们选择所谓的善,也不过是遵循人之道的结果。而人之道的富余,是为了和天之道相容相生。所以你大可不必担心这些。”

多尔南:“你是在暗示,恶是天之道吗?”

苏阳:“你可以这么理解,但其实天之道和人之道都不过是一个称呼而已。就像人之道,兽亦有行之。天之道,人亦有行之。不过我更倾向将天之道称为兽之道,自然之道,损毁之道。适者生存,弱肉强食。自然行天之道,是为了万物循环。但人行天之道,则会致使单极的出现,阴阳失衡。如果说人之道属于延续,天之道就属于消亡。”

多尔南:“人之道,兽亦有行之。那若是人只行人之道,人岂不是会造成自身的单极出现吗?”

苏阳:“所以我们是影响人们的选择,而不是决定人们的选择。况且,目前我认为,哪怕所有的人都行人之道,也难以和自然的天之道抗衡。现在人类的确对自然产生了许多影响,但仍旧对自然灾害束手无策。我们能做到灾后救援,灾难预警。但人类无法阻止天灾,人类所做的只是用创造弥补灾难的损失。也就是以人之道,弥补天之道。从这里你也能想得到,若是人们在面对天之道时也行天之道,会有怎样的后果。”

多尔南:“生灵涂炭,哀嚎遍野......”

苏阳:“正是如此。天之道这一词取的恰当,却又会使人误解。所以老子会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至于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我更愿意理解成一视同仁的意思。但无论是与否,我都认为老子这里所说的圣人,更像是描述神的意思。因为一视同仁是神性,而非人性。不过说拥有神性的人是圣人,到也不为过。”

多尔南:“受教了,万分感谢。”

苏阳:“大可不必,我说的一切,都是基于我自己的主观理解。正确与否,要看你自己对此怎样认知和取舍。况且,这也是戴西蒙将你放于我们之间的原因之一吧。”

多尔南:“戴西蒙·克里斯,吗......”

喜欢巴别塔编年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巴别塔编年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巴别塔编年》,方便以后阅读巴别塔编年番外七 人之道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巴别塔编年番外七 人之道并对巴别塔编年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