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大惊,“你说得这是什么话,且不说你才多大,哪有女儿家操心父亲续弦纳妾之事的,成何体统?!看来你真得是需要让外祖母好好教导教导了。”
黛玉忙说:“父亲莫要生气,玉儿也是实在没有办法才说的,虽然女儿年纪不大,但是在母亲和您的悉心教导下本就早通人事。
以前母亲给您抬菊蕊姨娘的时候也没有避讳过我,所以玉儿对这些事情心里也早知一二。
只不过姨娘福薄,跟着小弟弟一起走了,不然女儿也不用操心您现在无人陪伴。”
听完黛玉振振有词这么一番话,林如海不由地愣住了,女儿聪明早慧一直是他们夫妻俩引以为傲的事情。
妻子在世时也从来不把女儿当孩子看待,所以她今天说的这番话虽不合理,但又确实像是黛玉能说出来的话。
黛玉见林如海迟迟没有言语,便当他听进去了,继续劝到:“文秀姐姐从小跟在您身边,迟迟没有出嫁想必您对她是怎么想的也不是全然不知。
其实母亲临终前有和我提过,她是想过要把文秀姐姐给您抬了姨娘的,只不过她病来如山倒,再没有心思操弄这些事情了。
所以这也算是母亲的遗愿吧。”
说到这里,黛玉心中默默地向贾敏道了个歉,为了增加信服力,她只能用母亲当借口了。
林如海沉默不语,黛玉说的这些虽不中,亦不远矣。
文秀确实是他身边从小伺候到大的丫鬟,对他的生活习惯可以说是了如指掌,而且这丫头迟迟不愿出嫁,心里到底存了什么心思他也不是全然不知。
只不过娶了贾敏之后,他们夫妻恩爱,琴瑟和鸣,林如海从来没有动过纳妾的心思。
之所以会抬了菊蕊,也是因为菊蕊是贾敏身边的大丫鬟,贾敏为自己迟迟生不出儿子着急,如果能让自己的人给林如海生一个儿子,那和自己生的也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当初贾敏才会抬了菊蕊做姨娘。
奈何正如黛玉所说,菊蕊福薄,虽然生了个儿子,结果早夭,菊蕊伤心过度,随着儿子一起去了,之后贾敏便暂且收了给林如海继续纳妾的心思。
虽然黛玉说得句句在理,但是从来没有动过纳妾心思的林如海乍一听到这番话还是难以接受。
他迟迟没有开口,半晌才说道:“玉儿大了,知道替为父操心了。”
听见林如海这么说,黛玉便知道,他心里已经允了。
这时文秀携紫鹃,一起端着刚泡好的茶过来了。
一进屋,文秀就笑着说:“今天的茶是紫鹃姑娘独自冲泡出来的,我只给她教了一遍,老爷和姑娘快尝尝看,和我泡得有没有什么不同。”
黛玉抿嘴笑着,没有接话,反而站起身来,对着文秀福了一福,文秀吓了一跳,连忙躲开,“姑娘这是做什么呀?”
紫鹃已经明白了,定是让林如海纳文秀为妾的事情说妥了。
只听黛玉说:“文秀姐姐受得起这一拜。
一来我是谢你这么多年来对父亲的照顾,特别是这一段时间父亲病重,你几乎夜夜从旁守护,此中的辛劳你不说我也是能看在眼里的。
这二来嘛,嘻嘻,还是让父亲亲自和你说吧。”
说到这里,黛玉身上淘气的一面又显露出来了,她拉着紫鹃的手说:“咱们走,让父亲和文秀姐姐说话。”
说着就拉着紫鹃走出了林如海的房间,独留他们二人。
回去的路上,紫鹃好奇地问道:“姑娘,就泡壶茶的时间你就把老爷说动了?”
黛玉在前面慢慢走着,其实她心里多多少少也是有一点不好受,虽然是为了父亲今后能够更好地有人照顾,但是这毕竟是把父亲送到另一个女人的身边了呀。
不过她又想了想文秀的人品,以及她这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渐渐也就接受了。
黛玉说:“其实父亲对她也是有感情的吧,不然也不可能让我这么一说就答应。文秀对于父亲,其实就像袭人对于宝玉,从小就在一起,半主半仆,他们之间的感情,可能已经更像亲人了吧。”
这还是这么久以来紫鹃第一次听到黛玉主动提起宝玉。
她心中微动,问了一句“姑娘是想宝二爷了吗?”
黛玉苦笑着摇了摇头,前世自己临死前凄惨的情形如同斧凿刀刻般印入她的脑海。
自从贾母去世后,自己就真正成为了寄人篱下的孤女,那时她才真正认清宝玉所谓的情爱一文不值。
他没有因为对黛玉的爱去和王夫人抗争,他也没有因为对黛玉的爱而去少爱了其他的女儿家。
前世黛玉会为了他对别的女孩子好而嫉妒、吃醋、流泪,但是此生,她再也不会为了一个不能心里只有自己一个人的人而伤心难过了。
她敛正神色说道:“紫鹃,以后莫要在我面前说起这样的话,我和宝玉交好,那已经是小时候的事情了,不要说我做了那样的噩梦,即便是没有那个梦,我也断不会再像小时候那般和他胡闹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