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宋祁的话,晏青云心安了一些,但还是道:“即便如此,也依旧很危险。”
“是很危险,所以,从哪条路走,对方从何处接应我们,这件事,只有我们两个人能知道。”
宋祁从抽屉里拿了一张地图出来,递给晏青云道:“我们动身去朔京的消息,如今只有我们少数几个人知道,但瞒得住一时,瞒不住一世,迟早会被成王盛阳发现踪迹。”
宋祁是国师,她的动静,几乎各个州县都在盯着。
不止大明,还有盛国。
一旦她动身离开抚州城,那就是一种讯号。
不论是去朔京,还是回京城,对别有用心之人而言,都是一种机会。
若是多盯几日,就不难发现宋祁的真实意图。
朔京。
如此关头,国师去朔京无非两件事,一为赈灾,二为收复朔京。
不论是哪一个,都必定会被盛阳盯上,进而百般阻拦。
若是有机会杀了宋祁,便能重挫了大明。
是故,盛阳一定不会放弃这唯一的一个机会。
“所以,国师准备怎么办?”
“换着路走,迂回去往朔京。”
宋祁拿笔,在地图上画着方向,直到与朔京相连。
晏青云微微蹙眉,开口道:“若是走这一条路,这个峡谷,这里,这里还有这里,易有洪涝不宜行走,也极其容易被人埋伏,极难脱身。”
“我知道,但这条路线,只有我们两个人知晓,在此之前,不会有任何人能知道我们下一步会去哪里。”
宋祁拿起地图,问晏青云道:“路线记住了吗?”
晏青云点头。
宋祁吹了火折子,看着那地图在自己面前被烧为灰烬以后,方才开口道:“晏青云,我知道,此刻的你,也不想与盛国开战,我与你的目的是一样的,所以,这一路,还希望能和黑羽卫,好好配合。”
“这是自然。”晏青云应下。
门外,墨离道:“国师,贺俊来了。”
宋祁看了一眼火盆,确认已经什么都看不见之后,方才离开。
依旧是毛毛细雨的天气,一行人轻装上阵。
宋祁只让贺俊带了五个人,其余人在他们后面,慢慢跟着。
防止突发的意外情况。
马车缓缓,宋祁看了一下外面的雨,最后问贺俊道:“贺将军可要上马车?”
“无妨。”贺俊拒绝后,面不改色的继续骑马前行。
宋祁就此作罢,而是重新抽出一张地图,同晏青云道:“朔京地界内,以格苏河与抚州分开,是为边界,朔京内,也并非全州县都遭遇了洪灾,受灾最重的,是在格苏河上游的定县。”
宋祁指着地图上的位置,而后道:“若是想在此处泄洪,你觉得,这格苏河沿途村庄,受灾的可能性有多大?”
听见宋祁的话,晏青云不由得想起了宋祁画的那一条行进路线。
他看着宋祁,不确定的问:“国师此去朔京,难不成还要助明嘉抗洪?”
宋祁的路线,便是沿着格苏河一路往下。
若说先前以为宋祁是为了迷惑外人,那现在,晏青云才算明白了宋祁真正的用心。
宋祁想借去朔京的路,沿途观察抚州的情况,方便朔京泄洪。
“自然。”宋祁点头。
“眼下虽然只有朔京受灾,但抗洪一事,宜疏不宜堵,朔京迟早会泄洪,朔京地势高,若是泄洪,那下面的抚州等州县定会受灾,这水患若是没有处理好,第一个受灾的是朔京,那第二个就是抚州,大明和盛国虽为两国,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你应该能想明白吧?”
晏青云没说话。
他掀开车帘,看向窗外。
依旧是细雨蒙蒙,接连雨日,村落上早就已经没有村民了。
粮食也大多烂在了地上。
而今年动用国库赈灾,来年定会增收赋税。
这些老百姓,已经受了一遍天灾,明年还会因为赋税……
许久,晏青云道:“国师有大义,我无话可说。”
“你自然有,但襄州的事,我让你全权处理,那抚州和朔京的事,就希望晏公子不要横加插手了。”
“自然不会。”
晏青云说完,靠在车壁上,闭目养神。
过了会,他又道:“国师,你不要我插手,又为何告知于我?”
“你迟早都会发现的,既然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就坦诚相待,我做事不喜欢藏着掖着,也不喜欢算计于人,更加厌恶两面三刀之辈,所以,便如实告知。”
宋祁说完,继续看着手里的地图。
晏青云睁眼,看着宋祁垂眸仔细的模样,不由得想起昨夜烛火摇曳下,宋祁映在窗户上的影子。
良久,他又问道:“国师,若是有人骗了你,你会原谅他吗?”
“昨天晚上,你不是已经问过了吗?”
“那今日呢?答案可会有所不同。”
“自然一样。”
晏青云笑了笑,没再说这个,只道:“国师,我答应你,此后一定不会在用杀人解决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