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计中计

作品: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作者:满地是菠萝|分类:历史|更新:2024-02-24 06:36:24|字数:4642字

刘封明白,江东派任何一臣前来,不活剐都是轻的,但唯独诸葛瑾前来,却不可伤其半分。

只因他是丞相胞兄。

刘封站于堂上,冷冷的看着他,语气阴沉冷酷:“子瑜先生,汝主孙权害我父皇,与我有不共戴天之血仇。今孙刘联盟已断,汝还有何脸面来我汉中吊丧?汝可知,汝若非我家丞相之兄,便早成我刀下之鬼!”

刘封这话对诸葛瑾已经相当客气。

诸葛瑾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大公子……”

抬头又见刘封已身着龙袍,以备加冕之礼,赶紧跪地施礼:

“啊不,陛下!吴王相逼,在下也是没有办法啊!他知换旁人前来,必被陛下杀之,这才逼我前来,如今吾之家小皆被困于建业……”

说着,诸葛瑾竟失声痛哭起来,眼睛望向一旁的诸葛亮,诸葛亮却是一脸爱莫能助的表情。

刘封冷冷一笑:“既如此,他着先生为何来啊?”

诸葛瑾拱手一拜:“陛下!吴王知大错已犯,心求弥补,愿归还整个荆州六郡,及交州各郡,以重修盟好,共抵曹操!”

刘封冷然笑了笑,知其前来修盟是假,只为探听虚实。

诸葛瑾虽与诸葛亮是兄弟,但毕竟一心向着自家主子。

既如此,不如将计就计。

他点点头:“可以,但光有这些还不够。”

诸葛瑾说道:“哦,吴王倒是有言,但有要求尽可提之,只要能做到,他一定全力以赴。”

“我只需吴侯拿来三样东西!”

“哪三样东西!”

“第一样,吕蒙之头!第二样,陆逊之头!第三样,孙权之头!”

“这……”

诸葛瑾面露无奈之色:“吴王乃一国之主,怎可……”

刘封一字一句的说道:

“孙权若舍不得自己那颗头颅,也罢,只需掘出孙坚之墓,将其父孙坚之头割下,送与汉中来,于我父墓前做牲祭,以替代自己的头颅,我便信其诚心!否则,吾必血洗江东,到时这三样东西,我一样都不会少拿!”

“啊??”

诸葛瑾大惊失色,孙权若真将自己父亲从墓中挖出,割下头颅给人做祭品,那打都不用打了,东吴政权自己就完犊子了。

不过他想了想,又道:“吾此行为使,实非所愿,乃吴侯相逼。今若如此复命,全家老幼必亡矣……”

说着,竟掩面而哭。

刘封点点头:“既如此,看在丞相面上,我便帮你一次。强行将先生扣押于此,相必孙权不会为难先生家眷。”

然后看向诸葛亮:“丞相,你以为如何啊?”

诸葛亮一脸无可奈何:“也只有如此了。”

当即安排诸葛瑾与蜀汉官员一起,参加刘封的登基大典。

诸葛瑾观此登基大典未见关羽张飞,心中暗暗疑惑。

便问旁边的诸葛亮:“二弟,怎不见关张?”

诸葛亮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这关张……”

他眼珠一转,忽然很警惕的看着诸葛瑾:“兄长,缘何忽然问起此事?”

诸葛瑾说道:“为兄就是随便问问,你不方便说,不答便是。”

诸葛亮“喔……”了一声,想了想,说道:“其实,这关张二位将军被……陛下派往别处了。”

“登基大典不参加,却被派去别处?”

“是也!不信你问旁人!”

“这……”

诸葛瑾怎能去问旁人,问了谁又能理他?

他皱眉思索片刻,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我信也!”

按刘封的要求,登基大典从俗从简,凡受伤重病官员,皆允请假休养,这更让诸葛瑾疑惑。

本来三日的登基大典,一日便完成,刘封戴上冕冠享百官朝拜,正式称帝。

他未改元建新,仍续章武。

祭天起誓,待攻入长安洛阳,天下已定之时,方改年号。

目的便是让刘备的年号一直持续到天下平定。

引申的意义是让父亲也能“看到”这三兴大汉的壮美景象。

待大典结束,众官员散去理事。

诸葛瑾来到诸葛亮房间,来了也不说话,就是一个劲的哭。

诸葛亮心疼问道:“兄长何故如此!”

诸葛瑾说道:“吾被软禁于此,吾全家老幼必亡矣!”

诸葛亮疑惑:“兄既被强留,非兄之过,孙权又有何理由害兄之家眷?”

诸葛瑾流着眼泪着急道:“吴王说了,限吾一月,若不能归,便杀吾之家小。如今来之于途十余天,回去还得十余天,今不走之,恐来不及也!”

诸葛亮大惊:“哎呀,吴王无耻也!”

诸葛瑾抓着诸葛亮的手:“二弟,你当初流落江东,险被周瑜所害,便是为兄藏你于农舍之中,又暗中将你送回荆州,如今为兄有难,你可要袖手旁观?”

诸葛亮很为难的叹了一口气:“我若放你,那刘封安能饶我?”

诸葛瑾道:“刘封素来重兄弟之情,你又身居高位,他断不会因你救兄而害你!”

“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方便以后阅读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第350章 计中计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第350章 计中计并对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