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司马懿的三分天下

作品: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作者:满地是菠萝|分类:历史|更新:2024-05-23 10:45:43|字数:4326字

王双怒不可遏,立刻请命要带兵追杀赵云,被司马懿阻止了。

“这是诸葛亮故意相激,既是赵云魏延吴懿断后,必沿途设伏,你此去必遭伏击!”

盛怒之下,司马懿还是保持了理智。

王双气的浑身颤抖:“可是大都督,咱们就这么要咽下这口气?”

“咽不下也得咽!”

司马懿努力的压制自己的怒气,冷然下了命令:“徐徐进军,开往潼关,沿途防备伏兵,敢贸然追击者,杀无赦!”

事实证明,司马懿判断对了,马良果然沿途设置了伏兵,但被司马懿派出的斥候发现后,再做伏击已经没有必要。

便撤回潼关。

回来禀报诸葛亮,诸葛亮也不禁赞叹:“陛下说的没错,这司马仲达计谋深远,治军有方果然乃人中龙凤也!”

马良问道:“那丞相,现在当如何?”

诸葛亮笑道:“司马懿知诱我不得,必亲率大军来此。汝速令军卒扯旗布两方,拼成条状,上书八个字:多谢司马仲达赠粮,于城楼高悬!并命城楼上的兵卒,在司马懿其抵此时,高呼致谢!”

马良道了一声“遵命”,立刻差人去做。

然后,诸葛亮下令禁闭潼关城池,若无他亲下军令,任何人不得开城出战。

不多时,司马懿率大军赶到,见诸葛亮立于城头之上,摇着羽扇面带微笑,那得意的样子,快要把人气吐血。

接着,更气人的事来了,诸葛亮将羽扇一挥,一条大布抖落,上面写着八个大字:多谢司马仲达赠粮。

接着,诸葛亮高声笑道:“多谢仲达赠粮!”

然后,城中军卒一起高喊:“多谢司马仲达赠粮……”

司马懿恨得咬牙切齿。

他立刻命大军攻城,可诸葛亮固城有方,三轮进攻魏军死伤无数,未能攻下。

吴懿笑道:“如此攻城,我看这司马懿不过如此。”

诸葛亮淡然的摇摇头:“司马懿此非攻城也,乃自证清白。他是怕曹丕怀疑他暗通于我,故命亲兵攻城。三军过后,其自当退军。”

果然,三轮攻城过后,司马懿果然命大军后撤,于潼关外十里一个村落扎营,以做攻城之势。

一间相对完好的民房,暂做司马懿的中军大帐。

此时此刻,司马懿正在砍树。

“我司马懿钓了一辈子鱼,自诩为垂钓高手。可今天碰到的这条鱼,不仅吃了我的窝子,踢了我的饵筐,甚至把我这个钓翁的午饭也给叨走了……”

司马懿睁大眼睛,气的浑身哆嗦。

“啊……”

他大叫一声,拔出宝剑,一剑劈断了一根柳树树枝。

此时此刻,地上已经断枝无数。

他在军卒面前,他虽愤怒,但并没有表现出多激动的情绪。

他一直绷着脸,压抑着胸中怒火,直到回到自己的临府。

关上门来,在没人的小院里大肆发泄一通。

他认为,有气有火千万不能憋着,一定要发泄出来,这样身体才不会生病。

一副健康的身体,是成大事最好的本钱。

发泄完毕,他收起宝剑,看着满地的残枝,他长舒了一口气。

渐渐的,他平静下来,闭上眼,感受着这片刻的宁静。

再睁开眼睛时,眼里又恢复了精明和睿智。

开始仔细分析当前局势。

白送个潼关,又白送了许多粮草,这首战便落得如此大败。

接下来又当如何攻破长安?

硬攻城肯定是不行。

想来想去都只有两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诸葛亮占领雍凉,虽持有大军,但为防备我军降郡再度反叛,定然会将大部队分散在雍凉各郡。

一来可以镇压降郡,二来也要助民重建家园。

所以,他放在潼关的兵力必然不会太多。

如果有机会能将诸葛亮的大军诱出城来,于平原大战,再使郭淮曹真各率一路兵马于左右夹击,便有胜机。

第二个方向:诸葛亮既占领长安,又兼顾益州,手下文武比刘封还要多,他将自己代入诸葛亮,现在想的应该是什么?

肯定是培植自己的势力啊!

再往深了想想,司马懿又产生了很深的困惑。

现在刘封远在庐江,他统领的是荆交之地,与诸葛亮管辖的范围一东一西,相距甚远。

而且,诸葛亮家眷俱在益州,倘若诸葛亮有心自立为主,那应该是相当的便利啊!

还是说,刘封对自己的名望太过于自信?

不太相信诸葛亮会反叛?

也许,曾经的诸葛亮在刘封面前没这个雄心也没这个底气。

可现在的诸葛亮呢?

大破雍凉,刘封没能彻底夺下的长安被诸葛亮夺下来了。

其计谋之深远,手段之高明,一点也不亚于刘封。

而且,刘封大半个家底现在都在诸葛亮的手中。

他能没一点心思吗?

不应该,不可能,更不合情理。

他觉得他认识的刘封,才智卓绝,绝非没有政治远见的愚蠢帝王,不应该如此天真的去信任一个权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方便以后阅读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第489章 司马懿的三分天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第489章 司马懿的三分天下并对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