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说出以上的话,就知道会有这个结果。
“老领导,您先别急。
上级领导希望借助当前的时机,尽快具备战斗力。
与会人员现在对西方太过迷信,他们普遍认为西方的晶圆比我们的好很多。
如果在引进的时候,他们见到了西方的4英寸晶圆,应该会改变观点。
反正如果想引进对方设备,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够决定,需要多次谈判和磋商。
这也是一个建立认知的过程,也是建立信心的过程”。
“算你小子想的周到”,许领导重新绽放笑容。
“领导,这几天我参会倒是有了其他的感触”。
“喔!说说看”。
“今天参会的大部分专家,过去有过留学史,他们对西方在科技方面的宣扬深信不疑。
非常乐意把研究成果向全世界展示,这其实不是个好习惯。
过去一直有对我们技术封锁的规定,目前有所好转,仅仅只是一个窗口期。
等过了这个阶段,新的更为严厉的政策一定会再次出现。
他们可以接受一个贫穷、落后的华夏,绝对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华夏。
所以,我们最新技术进行保密是非常必要的”。
许领导略一迟疑,便点头认可。
“从最近的几次接触,我一直有一个担忧,将来我能在里面发挥多大的作用。
会议时间够长,对措词的斟酌用时够多,但是产出真心不多。
这种工作方式,我是真的适应不了。
在我看来,这三天完全是浪费时间,最后他们一定会回到国产4英寸晶圆上来。
而他们对晶圆制备的认知还是停留在十年前。
那位田昊同志只有理论,毫无实践。
总共7个人,有三个观点,这样的团队是没有什么战斗力。
而且,这仅仅是立项,等上级审批下来,也不知道猴年马月”。
“你想表达什么?”
“我想自己单干,参加这样的团队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折磨”。
“你想过没有,我们的资金有限,没有能力支持两线作战”。
“我不需要国家资金,我有一点积累,同时我想摸索一种新模式。
就是我提供技术或产品,与相关机构合作,然后获取一定的报酬。
如此,便能够形成良性循环,国家不需要出研发经费,却能得到需要的技术或产品”。
许领导盯视李元片刻,严肃道:“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你所说的模式不就是资本主义的那一套。
在当下是毫无可能,而且也许会给你带去严重的后果。
我劝你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回家的路上,李元无奈苦笑,暗自告诫自己,还是太急躁了。
现在是1977年,很多人的思想还停留在过去,大家还难以接受私有化。
想到此,李元也就释然。
接下来,有会参加,没有会就待在废品收购站。
1977年5月份,项目组出国考察,结果铩羽而归。
预算是1500万美金,艾美莉卡要价5000万美金,还没得商量。
本次出国,名额有限,李元自动放弃。
但是项目组听取了李元的意见,要得一片晶圆。
出访的三人之一,朱宝仪原是无线电一厂的技术员,使用过国产的4英寸晶圆。
肉眼观察,发现表面氧化不完整,厚薄不一。
回到国内,送到无线电一厂,用于制造收音机芯片,发现次品率远高于国产晶圆。
在证据面前,项目组放弃引进,开始考虑优化制备工艺,以期降低成本。
1977年11月,新的制备工艺验证后,反而远低于1964年固化下的工艺,成本不减反增。
问题是工艺的复杂的升了50%。
项目组不得不放弃。
同期,准备立项研究6英寸晶圆的制备规程。
由于过去几次失败的教训,项目一直得不到批准,已经修改2版。
1978年3月份,因工作推展不利,许领导被调离领导岗位。
1978年6月份,位于五道口的国家实验室建设完成。占地面积高达50亩。
一座6层办公楼,每层建筑面积突破2400平米,总建筑面积平米。
里面除了自行车停车棚和一座露天篮球场,就是最靠东边的食堂。
同期,所有成员入住,李元也被调入国家半导体实验室。
技术职称评为3级,收入为240.5元。
并被任命为晶圆制备实验室的副主任,主要负责党务工作。
晶圆制备实验室在2层有整整一层的无尘实验室,里面有着全套4英寸生产线。
1年半的历练,田昊彻底坐实晶圆制备实验室主任一职。
李元,在这个实验室也彻底失去话语权。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同期,李元没有和杨婷商量,偷偷辞去公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