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庭芳传来的消息时,施逸正陷在巨大的麻烦里。
起初事情与他无关,某天几个行业群里同时在聊一件事,施逸只是无意扫了两眼,是说一个律师同行死了。
那个同行施逸还认识,是个姑娘,比他还小两岁,当初来过他们律所实习,虽然最后没留下,也共事过一段时间。现在也已经在一家律所站稳了脚跟,正是累积经验的大好年纪。
公共群里的消息刷得很快,施逸零散地刷到一些人说的话,才突然意识到这个人是自杀。
眼下对自杀特别敏感的施逸,自然没办法置之不理。只是他在群里翻了半天也没找到什么实质内容,大家只是在感慨还这么年轻多可惜,转而开始埋怨行业压力大,最后变成慨叹自己的苦与累。
施逸需要知道更多细节,虽然这可能和他想象的事没有相关,只是凑巧而已,但发生在他圈子里的自杀事件,还是给他一种不祥的预感。
他在认识的人里翻了半天,总算找到一个自己小有接触的死者同律所的人,打了电话过去。对方倒也不奇怪,八卦之心人人都有,就跟他念叨几句。
那个女孩在律所处境不好,人很内向,没有野心,也轮不上什么好案源,跟大家关系也一般。那天她约好带着委托人去做调解,双方都到了,就她还没到,也联系不上。后来委托人就急了,找到了律所,律所里的人赶忙帮着联系,最后去她住的地方找,才发现人已经没了。
“怎么死的?”施逸问。
“把家里门窗都密封了,开的煤气,炉子上煮着东西,锅都烧漏了。亏了现在的煤气不容易爆炸,不然得惹多大祸。”
有时候施逸想想也觉得辛苦,现代人活着的时候为了别人,死了也还要想会不会影响别人。即便施逸是学法的,有时候还是会为了这种理所当然觉得丧气。
“有遗书什么的吗?”
“什么都没有。”
“那现在按自杀定性了吗?”
“不知道。警察来给我们都做了笔录,听意思应该是自杀。不是自杀还能是他杀啊,她也没得罪过什么人。”
撂下电话施逸的担忧并没有散去,他记得那个女孩,当初来律所实习,勤勤勉勉,但确实性格内向,总是战战兢兢。女孩是从小地方考上来的,父母原本是不支持她读大学的,学费都是自己攒的,学法都多难,也扛过来了。现在明明已经捱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居然会选择自杀吗?
施逸心绪很乱,因为前面已经出了李牧的事,他不得不怀疑凶手卷土重来。然而李牧毕竟与之前的案件相关,而这个女孩和他关系并不紧密,也起不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就在施逸基本可以说服自己这只是偶然时,警察却突然找上了他,还是之前李牧的案子见过的那个杨羽。一看警察来找,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到了施逸身上。
“施律,又见面了。”
“杨队,”施逸往外伸了伸手,“我们出去聊,可以吗?”
“行。”
杨羽也没为难他,他们走到外面。隔壁就有家简餐,也卖饮料,他们平时都在那儿买喝的,靠窗有一排座位,施逸和杨羽坐到了里面,还有个很年轻的小警察跟在旁边。
“喝东西吗?我请。”施逸转头问杨羽。
“不用。”
施逸也没勉强,自己买了一杯。
“找我什么事?”施逸喝着饮料问。
“许佳宜。你认识吗?”
杨羽一开口,施逸就知道完了,他担心的事还是成真了。
“认识。”
“熟吗?”
“不熟,有几年没联系了。”
“她死了,你知道吗?”
“知道。”施逸看了看手机,“我们有很多群,大家都说了。”
“既然知道了,也不熟,为什么还特意打电话去问细节呢?”杨羽紧盯着施逸的脸,想从他的表情中看出什么。
然而施逸不动声色,虽然在心里骂那个人多事,表面上却毫不在意:“毕竟是前同事,关心一下,有什么奇怪?”
“事实上,林佳宜死之前曾经给你打过电话,但没打通。你说你和她完全不熟,为什么她那时会给你打电话?”
“给我打电话?”这下施逸倒真有点惊讶,“什么时候?”
“就在死之前。夜里。”
“我手机二十四小时开机。”施逸嘴上这样说,心里却七上八下。他知道警察不会开玩笑,然而林佳宜和他真的不熟,他俩共事的那段时间都没有单独吃过饭。如果林佳宜真的在死之前打电话给他,那他的猜测就证实了。
最坏的结果。
“确实没打通,但也持续了几秒钟,不是刚一拨就按掉。”
“那我就不清楚了,我手机确实开着。”
他住的那栋楼信号确实不是很好,有时候会不在服务区,不过再打就会好,也许那天林佳宜就遇到了这种情况。但她没有打第二次,就死了。
她不是为了打通电话,只是为了“打”而已。也许电话通了,不等他接,也就挂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