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上榜者为了躲避人脸识别,选择给自己捂上口罩,甚至还会戴上帽子和墨镜,想以此来规避系统对他的准确判定。
可惜,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人脸识别系统强大与否的关键在于它是否拥有尖端的核心算法,并使识别结果具有实用化的识别率和识别速度。
有了战颅系统,华夏在战场上的科技水平直接从弱人工智能时代向强人工智能时代转换,算法足够强大,只要半张脸,甚至只要面部的小部分特征,就足以让系统绕过各种遮挡,直接判明目标的正身。口罩、帽子、墨镜这些就都成了可以忽略的累赘之物。
有了翼龙-2,一度猖獗的恐袭事件突然就大幅度减少了,尤其是那种直接针对反恐安全人员发动的恐袭事实上已经基本绝迹。
国内要开拓安保业务,需要人;蒲甘需要定海神针,也需要人;沙特那边修建“天怒”总部,更是需要人……
巴铁这边反恐,夏沫的手头缺人缺得厉害,要不也不会直接让西部战区的人直接换上马甲过来替他工作。可他也不想因此放松对“红盾”和“天怒”的人员素质管控,依然坚持只要精锐的原则,按部就班地接收军队中退伍、复员的优秀军人。
为了满足巴铁反恐维稳的需要,夏沫玩了一手“花活”。还在沙特的时候,他就提前给彭德韧打了电话,直接开出了老彭根本无法拒绝的价格,从同盟军手上租借来了一千老兵。
在“天怒”配合SSG特种部队打击恐怖分子的同时,这一千同盟军也被夏沫直接套上“红盾”的马甲,引入到巴铁境内,和华夏驻巴铁的工程公司签订了报酬丰厚的劳务合同,为他们提供安保服务。
和“天怒”一样,“红盾”同样是以人为本,凡是在恐袭发生的高危区域,“红盾”会大量配备无人设备,安装人脸识别系统,甚至动用机器战士站岗放哨……
“红盾”大规模地入驻巴铁,大大减轻了巴铁官方的安保压力。“红盾”驻扎之处,要么是华夏人集中的地方,要么是重要的工地附近,极大地稳定了当地局势,保护了华夏公司的商业利益,所以巴铁对“红盾”的存在简直是赞不绝口。
巴铁乱归乱,但局势比起蒲北来说还是要好太多了。在同盟军这些铁血老兵的眼里,巴铁境内所谓的恐怖袭击,也就是些小打小闹罢了。
恐怖分子顶多也就是出其不意发动一两次偷袭,占点小便宜,真要比起军事素养,这些恐怖分子怕是连给同盟军提鞋都不配。同盟军方面既能借着反恐练兵,还能站着就把钱给挣了,彭德韧自然是非常满意的。
德昂军、若开军这两兄弟看到同盟军提前吃上了肉,眼珠子都红了。达艾朋、通米莱先后对夏沫表态,德昂军、若开军同样可以为“天怒”提供武力出租,而且保证价廉物美。
“红盾”在国内本来就有了一定的口碑,现在借助同盟军的战斗力,在巴铁把金字招牌擦得锃亮,美誉度直线飙升。
墙外开花墙内更香,“红盾”公司的业务规模翻着跟头往上涨,能够吸纳的优秀退伍军人数量也连续攀上了新台阶,对此,夏沫自然也是满意的。
喜欢差生文具多啊的新书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差生文具多啊的新书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