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呢,话多话少要分人,对心上人呢,譬如妼晗,就软语温存,调笑不断;但对看不顺眼的,比如说皇后,就爱搭不理,视而不见了。
其实这个曹皇后除了昨日与皇帝匆匆见了一面,今日不过是第二次见,官家怎么就讨厌上她了呢?
谁让这个曹皇后是大臣们硬塞给他的呢,他心目中皇后只有妼晗一人,如今曹氏却鸠占鹊巢,他怎么瞧,都觉得她好碍眼。
而且曹氏的容貌原本也不算太差,可是旁边站着个天仙儿,男人嘛,都是视觉动物,皇帝也不例外,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皇后与皇贵妃同台比美,那还不是输得一塌糊涂了。
原本妼晗挺活泼的,平日也会讲些趣事给太妃听,让太妃开怀。
不过今日太妃瞧着她腿跟软脚虾似的,若不是赵祯在一旁扶着,恐怕站都站不住了。
太妃也是过来人,哪有不懂的,而且今儿个一大早就听敬事房管事儿记档的内侍来回话,说昨夜官家宿在延禧宫,与皇贵妃一夜颠鸾倒凤,叫水足足叫了二十多次,竟打破了大宋朝历代皇帝宠幸妃嫔的记录。
先皇最疯狂时,也不过一夜叫水七八次吧,前些日子,宫里都在传官家有“难言之隐”,太妃还担心来着,没承想官家竟然是一直隐藏实力呀,怕不是有什么隐疾,而是杨、尚二人只是表面得宠,官家并不想让她们留下子嗣,才如此的吧。
想到用不了多久自己就能抱上皇孙了,太妃看妼晗时两眼眯成了一条凤,笑得都快合不拢嘴了。
不过如今当着皇后,太妃自是不能太过喜形于色了,瞧着皇后才入宫就独守空房,瞧着也是怪可怜的。
而且她这儿子的心确实也太偏了,她瞧着这曹氏比原来的郭氏贤淑多了,既然官家偏宠皇贵妃,她这个太妃就要一碗水端平来才行。
太妃便让常嬷嬷拿来了一个玉如意,赐给曹皇后,希望她在宫中能事事如意,曹皇后赶忙谢恩。
又命人从道观里请了一尊送子观音,送到了延禧宫,小妼晗当场脸就羞红了,也赶忙叩谢太妃。
原先是郭皇后被废了,后宫无主,才由杨太妃代为掌管后宫事宜,现在曹氏被册立为皇后,太妃心想,如果自己还把持着后宫的权柄,就不合适了。
杨太妃与已故的刘太后不同,不喜争权夺利,只愿清闲度日,因此她也更加福泽深厚。
见皇帝、皇后和皇贵妃三人俱在,便令常嬷嬷拿来皇后印玺,要交给皇后曹氏。
谁知赵祯竟说:
“娘娘若是嫌后宫事务繁琐,不愿管,不若让妼晗跟着您好好学一学管家,让她协助娘娘管理吧?”
赵祯是不放心曹氏掌权,怕她会对妼晗不利。
但谁知妼晗对管理后宫一点兴趣都没有,偷偷地捏了一下赵祯的手心。
两人的小动作当然也没逃过杨太妃的火眼金睛,她也知道赵祯是不放心皇后,怕她会嫉妒,暗中害了妼晗。
太妃便只能想了个折中之法,让皇后先跟着她学着管理六宫事务,等日后上手了,再将印玺交给她。
在此期间,太妃也会暗中观察曹皇后的品性,毕竟过不了多久,妼晗应该就会有喜了,万一曹氏嫉妒,暗害了她的皇孙可怎么办?
毕竟杨太妃在后宫多年,阅人无数,孰善孰恶,她并没有老眼昏花,还能分辨得出。
*
自从刘太后薨了,八王爷赵元俨也成了个富贵闲人,整日在府中,听听曲,看看戏,日子过得也是平铺直叙。
雨师在天宫时,无事就爱找人下棋,遇到比自己水平差的,下一局就觉得没什么意思了;但遇到比自己高段位的对手,棋瘾就要上来了,有时甚至会哭着求着要和对方下。
九重天上,下棋段位比他高出一截的,除了几位天尊,也就是风神了,像那几位三清境内的天尊,常常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所以风神便成为了他多年的棋友。
如今到了凡界,他这个老毛病还是改不了。
但夏荷、秋菊、冬梅她们几个下棋的水平实在一般,他赢得太轻松了,觉得好没意思。
哎,谁能理解他这个国手级别的王爷,那种独孤求败的心情呢?
一日,八王爷的棋瘾又犯了,瞧见幼薇正在花园中给花翻土、施肥,想到自己还没与她对弈过,就问道:
“你会下棋吗?”
“会一点点。”
幼薇低着头,谦虚地答道。
“我让你几子,咱们手谈一局吧?”
“不用让子,咱们就按规矩,猜先吧!”
八王爷想着这小姑娘不需要他让子,定是不知道他这个国手段位的厉害,今日便要让她好好见识一下。
二人便在花园小亭中的棋盘前落座,王爷执黑子,幼薇执白子。
棋局初开,黑白子相互纠缠于棋盘上,如同天地之间的鱼儿游水般灵动,又如云卷云舒,曲曲折折拼接出一幅浩渺壮丽的画卷。
棋盘间静默博弈的声音,仿佛都能听得到思绪激荡的涟漪,给这片绿野仙踪呈现出一种神秘的韵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