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人们领旨退下后,整个延禧宫就彻底变得冷冷清清的,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只剩下一片黑暗和死寂。
赵桢将妼晗紧紧地抱在怀中,看着她也不哭,也不说话,也不反抗,只有那身体的温度,让他知道她还活着,他的心就像是彻底碎掉了一样,万分疼痛。
*
小喜子听闻宫中有叛军闯入,风寒未愈就急忙连夜赶进宫了。
听其他宫人说两个小皇子、皇贵妃身边的掌事姑姑和宫女都殁了,他一下子颓然倒地,风寒加重,没几日,竟也没了。
*
当夜,包拯求见,说是案件有了进展,虽然几个叛军都已伏诛,一个活口都没留。
不过包拯还是根据他们生前的行踪,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将目前查到的案情一五一十地向官家禀报:
“发动宫变的四人,身份微臣已经查明,是崇政殿的卫士颜秀、郭逵、王胜、孙利四人。
而且这几人都与玉真公主关系匪浅,其中两人与公主暗中苟合已久,一人与公主之女有牵扯,另一人与公主之子私交很好,经常一同出入勾栏瓦舍。”
“此事与曹氏一族没有关系吗?”
皇后曹氏昨夜不同寻常的镇静,而且此次宫变明显是冲着皇贵妃还有皇嗣下手的,若说与曹氏无关,赵祯心中是不信的。
“微臣目前没有找到曹氏参与宫变的证据。”
“不过微臣还查到一事,上次官家与皇贵妃出宫看灯,刺杀皇贵妃的杀手应该就是颜秀豢养的死士。
今夜微臣搜查颜府时,发现了一处密室,里面搜出了上次那名死士服下的‘鹤顶红’,其余死士眼下不知所踪,宫里近日还要加强守卫,以免那些死士再进宫行刺呀!”
“先将玉真还有她的两个孽障给斩了,公主府其他人,男的充军发配,女的贬为贱籍。”
“微臣领旨。”
包拯便带着尚方宝剑将玉真公主还有她的一子一女,全都就地正法了。
*
皇后曹氏并没有直接参与这场宫变,她不过是在公主进宫祭奠已故的刘太后时,从旁挑唆了几句。
这玉真公主原本就恨毒了夕玦托身的凡胎,即便知道曹氏想拿她当刀使,自己坐收渔翁之利,但还是精心策划了这场宫变。
玉真的目标原来还不只是皇贵妃和皇嗣,她是想学她母后篡夺皇位的。
她心想:为何她同赵祯都是皇家血脉,因为她是女子,就不能执掌朝政吗?
母后那么多年打理前朝后宫,不也井井有条,完全不输男子呀!
包拯从公主府里还搜出了“黄袍”还有“谶书”等谋逆之物。
赵祯看后,勃然大怒,都怪他太仁慈了,对这个同父异母的皇姐一直念着手足之情,却不想她狼子野心,竟同她生母一样狠毒,还妄想着篡权夺位。
眼下,玉真和她的两个孽障已经被褫夺封号,以谋逆罪就地正法了,但赵祯还不解气,又将玉真的一众男宠全都凌迟处死,以儆效尤。
*
妼晗实在受不住宫变的打击,悲伤过度,水米不进,药石罔及,一月后,就香消玉殒了。
赵祯抱着妼晗的尸身,嚎啕大哭,恨不得也随她去了,可是小汤圆已经没有母亲了,若他再走了,小汤圆在这世上就孤苦伶仃了。
虽然没有证据证明曹氏和这次宫变有关,但直觉告诉他,事情肯定没那么简单。
他只能忍着巨大的悲痛将妼晗下葬了,并力排众议,追封她为温成皇后。
史上从来没有在皇后本人还活得好好时,妃子薨了却被追封为皇后的先例,这等于是“啪啪”往曹皇后脸上甩了几个耳光,而且曹氏是没有封号的,她到温成皇后的灵前,还需跪拜行礼。
*
杨太妃的两个孙儿没了,想着那晚曹皇后应对宫变时镇定自若,而且此事她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曹氏再来嘉庆殿请安时,杨太妃直接拒而不见。
赵祯一心扑在朝政上,公主交给太妃抚育,他只要有空就去陪陪公主,再也未曾临幸过一名女子,满朝文武都不断上疏,让官家要为皇嗣考虑,但他都充耳不闻。
每逢节庆,他都会带着小汤圆去妼晗的墓碑前,同妼晗说话,告诉她自己的想念之情。
喜欢九霄寻夫竟白捡个帝君老爹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九霄寻夫竟白捡个帝君老爹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