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初见施琅

作品:崇祯,俺来就救你了|作者:萱萱111223|分类:历史|更新:2023-12-11 14:21:17|字数:4860字

“王爷,云南南安王传信来了,他们分了两路大军分别从云南和贵州向四川进发了,他们还说有能力打败大西的抚南王刘文秀。还有就是杨伟和张世成自云阳分兵了,西安的车仝轩联合四川明军旧部也从朝天关进入四川了。这是具体的谍报。”冷漠一行人乘坐小火轮回京此时已经到了高邮湖,陈近南来到站在船首欣赏风景的冷漠面前汇报道,说着把一沓谍报递到了冷漠的面前。

“哦,呵呵,各路大军进展还算迅速啊,连南安王都起兵入川了,难道云南的土司叛乱被他镇压了?”冷漠接过谍报,询问道。

“南安王谍报上说,土司沙定洲和土司吾必奎听说明军大军入川以后,直接带着一部分族人向着馆觉逃窜了,投靠藏区的帕木竹巴。”陈近南连忙解释道。

“哈哈,算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不过乌思藏都司那也是大明的土地,收拾完四川,早晚要收拾高原上的那帮蛮子。”冷漠淡淡的说道。

“北方也来消息了,是王国维传来的,在朝鲜的满清肃亲王豪格和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部的人马各占领了一块土地之后,与朝鲜和大明的军队形成了对峙的局面,既不进攻,也不后撤,开始大肆在占领的土地上开起了荒,奴役朝鲜百姓种地,看样子打算长期占据了。”陈近南说着,又把几份北方的谍报递到了冷漠的面前。

“呵呵,告诉王国维,让他安抚好朝鲜王就行,不要轻易和满清发生冲突,我现在还是满清驸马呢,怎么要给娘家人一个面子不是。先把国内的事情解决完再说。”冷漠连忙吩咐道。

“好的,王爷,我这就去安排。”陈近南说着就转身走了。

“漠儿哥,看啥呢?”曾柔和霜儿两人手拉着手走到了冷漠身边,曾柔开口问道。

“呵呵,你们两个怎么出来了,船行驶的快,外面风大,赶紧回去吧。”冷漠看着二人穿着单薄的衣服就出来了,连忙规劝道。

“曾柔妹妹这是出来喊你回去吃大闸蟹的,刚才小宝从渔民手里买来了一笼大闸蟹,刚做好,喊你回船舱吃呢,还不赶紧走。”霜儿笑吟吟的开口说道。

“呵呵,好,走,我们吃大闸蟹去!”冷漠说着就拉着两个丫头回到了船舱。

“哎呀,义父,来的早不如来的巧,看孩儿买的闸蟹怎么样,湖里刚捞上来的,看这个头多大,刚做好你就跑回来了。”船舱内韦小宝正分着大闸蟹呢,看到冷漠走了进来,连忙招呼道。

“呵呵,你这个小没良心的,平时我多疼你,有这么好的东西,竟然都没想着我。”冷漠不满的调侃道。

“谁说的啊,这纯属冤枉人,这锅里最大的一只这不给你留着嘛,喏,给你!”韦小宝说着把锅里最大的一只递到了冷漠面前。

“嗯,这还差不多,奖励你一百两!”冷漠接过大闸蟹,就递给韦小宝一百两的银票,这小子还是很会办事的,做个太监总管太屈才了。

“王爷,我们刚刚救起一名书生,说是进京求学的,走到这里盘缠被偷了,走投无路,就想到了跳胡自尽,被我们救下来了。”几个人正美美的吃着大闸蟹的时候,一名亲卫走了进来,对着冷漠说道。

“哦,这样,送给他一些盘缠,一会儿靠岸把他放下吧,告诉他,做人要勇敢面对挫折,别动不动就死啊死的。”冷漠对这名书生印象并不太好,连这点挫折都承受不了,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还怎么报效国家。

“好的,王爷,我这就去安排!”亲卫说完就要转身离开。

“对了,这位书生叫什么名字啊?”冷漠觉得这样的书生不堪大用,就随口问了一句。

“回禀王爷,他说他叫施琅,福建泉州府人氏。”亲卫连忙说道。

“哦,施琅,他在哪里,把他给我带过来,我倒要看看这书生有啥想不开的。”冷漠听到名字也是吃了一惊。

施琅(1621年-1696年),原名郎,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中国清朝水师名将。施琅初为明总兵郑芝龙部将,通阵法,善水战,熟悉海上风候、潮汐。清顺治三年(1646年),从郑芝龙降清,后投郑成功抗清,任左先锋,挥兵相继攻占漳浦、云霄(今均属福建)等地。顺治八年(1651年),因与郑成功交恶,被夺兵权,遭逮禁,后以计脱逃,复降清。施琅坚决主张在台湾设防留守,不仅有利于中国的统一和安全,而且也有利于大陆与台湾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还有利于台湾高山族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施琅对统一台湾作出了重大贡献,得到康熙的“温旨慰劳,赏鸯优渥”,并鼓励其“益加敬慎,以保功名”。施琅的爱国精神,永远值得中国人民的尊敬和纪念。

这也算历史名人啊,现在一切都改变了,郑芝龙从商在海上身亡,郑成功成了自己的徒弟,他也没有投靠朝廷的机会了,所以只能进京赶考了吧,还让冷漠遇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崇祯,俺来就救你了》,方便以后阅读崇祯,俺来就救你了第122章 初见施琅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崇祯,俺来就救你了第122章 初见施琅并对崇祯,俺来就救你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