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四爷听到梁九功说推荐他的票数最多时,他愣在了当场。
他十分清楚自己在文武百官中的印象,最多不过是几位弟弟的族人,在他们的要求下推荐了自己,还有自己的一些亲信、亲眷类的,但绝不可能达到如此之多。
在八贝勒要求查看折子里,他还有些担心,以为真如八贝勒所言,是弄错了。到时候改过来后,他不得丢个大脸。
虽然他也很想获得这个太子之位,但老实说,若用众人推荐的法子,他觉得自己十有八九是没有希望的。
而且他也不相信,皇阿玛挑选太子会如此儿戏,毕竟文武百官多少都有自己的私心,都是可以用各种方式收买的。
当老八质疑他,问他是用何种方式收买官员推荐他时,他不由苦笑一声,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能说他不知道会有这么些人推荐他吗。
说出来谁会相信。
四爷不说话,旁边的老九、老十、老十三坐不住了。
禧郡王率先开口道,“这不是倒打一耙、贼喊捉贼吗。自己收买别人,让别人推荐自己,就以为其他人都跟你一样下作了。
就不兴那些推荐四哥的人,有眼光,看出四哥是太子的好人选,才会主动推荐他的。”
八贝勒道,“老九,我问的是四哥,这事跟你无关。
说什么那些人主动推荐四哥当太子,这话说出来谁信。
四哥得罪了多少文武大臣,你又不是不清楚。”
“得罪文武大臣又怎么样,你以为别人都跟你一样小肚鸡肠。
四哥为人公正,一心为百姓。
只要是为大清好的官员,就算四哥得罪了他们,在此等大事上才不会因为一已之私,而当睁眼瞎,这不就都推荐四哥了。
四哥这叫做众望所归,以人格魅力取胜。”,敦郡王在一旁吹嘘道。
四爷站在一旁,被两位弟弟的话弄得有些不好意思,他真没弟弟口中的那样好。
康熙和理亲王站在那里,听到老九和老十的话,不禁有些好笑,若不是他们在私底下帮忙,他们还真以为那些文武大臣会推荐老四。
八贝勒见四爷不说话,开口讽刺道,“四哥是不是心虚了,怎么不说话。
四哥倒是说说用什么方法收买了文武大臣,让他们不计前嫌,推荐你为太子。”
四爷无奈,只得道,“别人为何推荐我,我怎么知道。
八弟应该去问推荐我的那些人,而不是问我。
至于我,不管八弟信不信,我从未收买过任何人,推荐我当太子。”
八贝勒嗤笑道,“这话连三岁小孩子都不会相信。”
八贝勒转头看向康熙,“推荐四哥的票明显来路不正,儿臣不服。
还请皇阿玛查明事情真相,不然何以服众。”
禧郡王在一旁道,“老八,你这人脑子有病吧。只要不是你获胜,就说别人的票来路不正。
我也不怕告诉你,推荐四哥的票,有我的一份功劳,是我出面给四哥拉票的。”
敦郡王、十三贝勒也纷纷站出来,承认自己给四哥拉了票。
“就算你们几个给四哥拉票,又能拉到多少,更何况你们自己名下还有那么些推荐票。”,八阿哥仍旧不肯相信。
理亲王此时不得不站出来了,“四弟的那些票,也有本王的一份功劳。
本王以及本王手底下的人,全都推荐的四弟。”
有了太子打头,恒亲王、淳郡王,还有其它那些自己或是让亲眷们投了四爷推荐票的皇子阿哥们,也纷纷站了出来。
八贝勒见这么多兄弟都承认给老四拉了票,不由有些傻眼,老四的人缘何时变得这么好了,让这些兄弟都支持他。
此时上面坐着的康熙开口了,“好了,既然事情已经明了,那就不必多言了。
既然雍亲王胜出,那新任太子的人选,就是雍亲王了。”
八贝勒仍不死心,“皇阿玛,那些推荐票还是有问题。
儿臣刚才可看了,许多推荐四哥的人选,可都不是诸位兄弟的人手,他们怎么会推荐四哥。
这其中肯定还是有问题。”
见八贝勒不见黄河心不死,康熙对他也没了耐心了,只冷声道,
“想知道其它人为什么会投老四的票,这有何难。
朕也不怕告诉你,朕让人去找了老大,让他告诉手底下的人,推荐老四为新太子。
还有一直忠于朕的大臣,朕也跟他们说了,让他们全部推荐老四。”
八贝勒震惊地看向康熙,“皇阿玛,您不是说要让众人推荐太子的人选吗,您这样不是作弊吗?”
“你以为出了你这借国库银钱,收买大臣的事情,朕真能信得过大臣们的举荐,不怕你们又用什么手段,去收买人。
朕这么做,不过是想看看,你们都收买了哪些人罢了。
其它人都还好,所得的推荐票数还算正常,而且推荐他们的,也都是他们的母族、妻族,或是和他们有亲的人。
倒是老八倒让我刮目相看了,就你做出来的那些事情,明眼人都知道你不会是个合格的太子人选。可是你却仍能弄到这么些票,也不知道你用了些什么手段,收买人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