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天,李廿也突破了,他虽然没有李如意耳朵好使,但风言风语的一联想就猜到了个七七八八。
李如意没事儿人一样。
“哎!东西卖光了,就提前回来了!”
前一阵子歹徒的事情闹的沸沸扬扬的,不光李如意不敢出门,别村的老百姓也一样不敢出来,集市都萧条很多。
如今歹徒跑到隔壁县城去了,大家伙儿这才抓紧时间把该买的东西买了,不然也担心那些人回来。
说她坏话的人听见她东西卖光了,心里那个酸啊!
“哎呦……如意,你跟婶子说个实在话,你一个月能不能挣这个数。”
那人比了个巴掌,大概是问李如意能不能挣五贯。
李如意无奈一笑。
“哎呦!婶子你这是不知道,挣多少都是个过路财神,留下来才是真真儿的,我可剩不下那些钱!”
李如意也没撒谎,她挣的钱不是用来买药材就是用来买粮食了,哪有剩?
听说挣不到那些钱,大伙心里平衡了,跟李如意寒暄两句,就放人过去。
李如意赶着驴车回家,一进院就看见一院子的孩子。
大姐正在那煮野菜鱼汤,大锅飘香,小孩子们都晒的黢黑,围着锅边乱转。
看见李如意这么早就回来,大姐也很高兴。
“你们回来的正好,快去给我打一桶水来,这锅都快要烤干了!”
她说的夸张,实际上距离干锅还远着。
因为丁婆婆的关系,大姐杀鱼的时候总要把鱼刺都处理掉,这会儿锅里的鱼已经快要烂成鱼糜了。
不过,香是真的香。
“李廿听说要打水从车上跳下来去那木桶,李如意把车卸了,把驴栓回去。”
一大一小两只羊瞪着眼睛看李如意,李如意看着它们也觉得挺好笑的。
家里的猫天热以后都很活跃,懒洋洋的躺在太阳底下,晒太阳。
李如意回头看那一院子的孩子,找了一圈没见到老三,便问阿菜。
“阿菜姐,小满呢?”
阿菜端着洗衣盆从后院过来,显然刚才是在洗衣服。
“还没回来,只让人送了鱼过来,说晚些时候留这些孩子在家里吃顿饭。”
李如意点了点头,猜测那块地应该是开完了。
她左右张望一下,便说道。
“我去拿点粮食出来吧,吃都吃的,就干脆吃饱。”
阿菜和大姐一样,从来都不反驳李如意的话,听说要拿粮食,便点头答应,一点也不在乎自己会不会麻烦。
李如意拿了粮食出来,不一会儿院子里又架起了一口锅。
粗粮煮了,煮的八成熟掏出来蒸上,剩下的米汤还能用来洗头发。
李如意和阿菜一忙活起来,那些孩子又跑到她这来乱蹦乱跳,李如意烧火的时候没事儿干,就考一考他们。
原本她也是随便一考,只是没想到,这里竟然有两个孩子格外聪明。
一个是老三的好朋友,叫孙小花。
另外一个则是李如意的老熟人,叫大毛。
不过大毛有名字,他叫韩时雨,因为生他的那天正好在下雨,他也算是韩时安的堂弟。
只是韩家人都不太喜欢韩时安,大毛和韩时安的关系也平平,属于勉强能叫一声堂哥的水平。
说起来,大毛和李如意的关系可比跟韩时安亲近多了。
上辈子就是他和二狗子走了一天一夜,走到府城告诉李如意老三被李柱子卖了的事。
这辈子,他和李如意的交情还是很好的,李如意对他的人品也一直很信得过,有些跑腿的事也愿意找他,知道他家境贫寒,也愿意给他一点钱,让他贴补家里。
李如意不是没想过要帮一帮二狗子和大毛。
但她如今能力有限,能想到的办法只有等自己开始熬糖后,让两人过来帮忙干活。
可现在看来,若是大毛真有那个天赋,她或许应该换一种方式。
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这世上天赋好的人很多,只是绝大多数都被庸庸碌碌的生活埋葬。
李如意心里挂念这件事,便很认真的思考起来。
当然,除了大毛,还有孙小花。
她是个女孩子,与这世道而言,想培养会更难。
李如意不愿意见她蹉跎天赋,也想要找个好办法拉拔她一下。
李廿给大姐那边添了水,发现水缸里的水也不多了,便去打水回来。
大家热热闹闹忙碌过后,老三他们终于扛着锄头耙子镐从地里走了回来。
李如意跑出去借了两张桌子,大家伙在院子里摆开了,没一会儿就吃的杯盘狼藉。
孩子们饿坏了,李如意也不知道这些孩子的食量,看着差不多了就不敢让他们多吃。
不过还是有两个孩子吃多了,吃饱了以后不吵不闹开始打瞌睡。
李如意把人放在棚子里睡觉,剩下那些孩子跟老三认了一会儿字就跑走了。
李如意也没阻止,大毛的时候可能得跟韩时安说一声。
那毕竟是韩家人,也要看看韩时安的态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