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实际上,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收获。
韩时安不管是为了被李如意的高兴所感染,还是没有脑子只为了享受付出时的成就感,其目的都是为了自己高兴。
他清楚这些。
不清楚的是被这个世道捆绑太久的李如意。
韩时安走后,李如意忽然又想要大哭一场。
明明这次不像上次一样,可她还是控制不住的想哭。
她也没有为难自己,顺着之前的路去到了山上。
坐在那里哭完才回家。
刚走到家门口,她就看见老三正趴在大门上看她。
“二姐,我刚才听见韩大哥来了!”
李如意:……
晚上,坐在油灯下练字的老三气的牙根都痒痒。
二姐可真是不讲武德!
她说什么了?她就是想问问韩大哥有没有拿新书回来,为什么还要多加两篇啊?
难道就因为她耳朵好使嘛?
可她又没说漏嘴!
迁怒,这绝对是迁怒!
老三练字练的手都酸了,她感觉练武都没这难。
盐贴拿回来,钱也给了韩时安,李如意便又去了县里一趟。
这次,她还带了一些东西,到县衙装盐的时候,她问衙役打听那个被屠村的男人和孩子如何了。
衙役说那男人看见从他们村子里搬出来的钱,心气儿就散了,再加上重伤不治,后来没了。
剩下个孩子送到了慈幼院。
李如意听了这话也跟着叹气。
好端端的一个家,就因为那些村人都不知道的钱,就落得家破人亡。
李如意又问起隔壁县的事情,听说隔壁县也有个小村子被屠了一户人家,不过歹徒杀到第二户的时候被人发现了,那村子的人全都起来反抗,就把人赶走了。
现在那村子已经被封起来了,都说是可能有财宝。
具体有没有还不知道,不过听说房子都被掘了。
别说掘地三尺了,现在已经掘地五尺了!
李如意听的直摇头。
哪有那么多财宝啊,她要是住在那个村子,肯定连夜搬走了。
不过想想,若是连夜搬走好像也很危险,人找不到财宝,再说是她拿走的怎么办!
这种事情怎么解释都解释不清楚。
好在三家村是个大村子,没有人会跑这么大的村子干这种事,太惹眼了。
李如意拉上盐原本想要回家的,只是出了县衙以后,她还是带着人绕到了慈幼院的方向。
慈幼院里孩子不多,县里有些富户为了凸显自己良善,搏个美名,没事儿会安排人送来些米粮。
虽然都是些不大好的粮食,但在这里活着也总归是饿不死。
别看这儿的孩子过的不好,跟慈幼院隔着两条街的地方有个庙,庙外面的路上搭了一溜的草棚子,那里还有数量庞大的一群小叫花子。
那些孩子才是真的连活命都困难。
李如意到了慈幼院,说明来意,门房便带她去看那个孩子。
那个孩子不像李如意当初看见时天真的模样。
这一个月的时间发生了太多事情,家没了,亲人没了,被关起来,爹也没了,送到这个陌生的地方,整日里面对着陌生的人。
他很害怕!
只是,这害怕都是奢侈的。
县太爷得了一笔钱,心里别提多美了,对这个苦主也就带了两分同情。
所以这孩子虽然住在慈幼院里,但因为有县太爷的照拂,他比别的孩子活的滋润多了!
吃得饱穿的好,也没人敢欺负他。
慈幼院的杂工都让别的孩子少来招惹他,也不能抢他的东西。
只是,他还是难过。
李如意的到来像是一阵风,吹散了他许多惶恐。
李如意给他带了些东西,让他去给别的孩子分分,他也都照做了。
李如意跟他说了自己的地址和名字,让他以后若是遇上事情,可以去找自己。
那个孩子用心记下来,一点也不敢忘。
走的时候李如意才知道,这孩子姓兰,叫兰叶生。
回到村子,日子还是要照过的。
李如意带着李廿和李十五先去给寨子那边送盐,而后在往山里去。
别看冬日里他们都不爱进山,但夏日还是山里凉爽。
丁婆婆给他们配了驱虫的香囊,带上以后蛇虫毒蚁不爱靠近。
效果还真是不错,往常李如意脖子脸上手上总会落下写蚊虫叮咬的包。
但带了这香囊之后,只有偶尔才会被叮咬。
李如意想要多弄两个带身上,不过丁婆婆说这东西带多了有毒,对她不好,她才作罢。
有了好东西当然要分享一下,李如意让大姐和阿菜赶制了一些荷包,把药材擀成粉,加上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做成了防蚊虫的香囊四处售卖。
别说,挣得还挺多。
山里的村子如今都不怕买东西了,反正只要勤快点,用药材跟李如意换,不光药材换的钱比以前多,买东西的钱也比以前少。
而李如意也能两头赚,每次都是跟李廿和李十五被满了东西进山,在背满了东西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