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他的话说啊,离开了我他都不知道上哪里去吃那么合他口味的饭菜去。”
常晴儿听到这话笑着说:“婶子,那我今天可要好好尝尝您的手艺了,能给我叔迷的团团转,肯定很好。”
村长媳妇笑着说:“嗨,这婚姻不就靠忍吗,我忍耐他不爱洗脚,天天那个臭脚丫子直接就进被窝了。
他忍耐我脾气不好,话多还不能敷衍我。这两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要互相包容理解,互相搀扶着过一辈子,也不是夫妻,更好的词应该叫做战友更合适。
丫头啊,你这离了,我也挺为你感到开心的,毕竟这日子过的好不好,只有自己最清楚。别人只是过个嘴皮子,说过就算了,只有自己才真的能感受到每天的痛苦。
就你那个婆家啊,我早就看出来了,你那日子过的也好不了啊。”
常晴儿纳闷的看着村长媳妇,好奇的问道:“嫂子啊,你怎么知道的,毕竟她们家的名声被我那个前婆婆经营的还是挺好的,您肯定也清楚我刚离婚时,村子流传出来的风言风语。”
村长媳妇不是很在意的开口说道:“做人啊,不必要在意这些事情,他们都是见不得别人啊,见不得别人脱离苦海啊。
你看三胖他媳妇儿,天天被打的鼻青脸肿的,她也没打算离婚,别人劝她赶紧找组织劝劝三胖。
她这个人反倒还骂起来了人家,说破坏她的家庭,你说说这都叫什么事啊。
有些人她就是受苦的命,还是那句话佛都不渡脑子缺根筋的人,咱也没有必要说些什么了。”
还有就是你那个婆婆啊,也真是一个有点手段的人,你要没点金刚钻你还真的是弄不过她,所以你离开那个家庭对你也是好的。”
常晴儿对于村长媳妇有了一些不一样的看法,毕竟在这个一夫为天的时代里,能有自己的看法,真的很了不起。
常晴儿笑着对村长媳妇说:“婶子,你可真厉害,懂得真多。”
村长媳妇笑着摇了摇头:“我懂得不多,这些都是我爹告诉我的,他啊,以前给地主家的儿子做小厮,耳濡目染了一些知识和人生道理。
他每次休息的时候都会给我们几个讲知识和大道理。
小时候,我们几个孩子最喜欢的就是爹爹回来给我讲故事了。
只是后来要打鬼日子的,他也跟着去了,传来消息说是死在了战场上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给我讲故事了。”
常晴儿愧疚的说:“婶子,真是不好意思啊,引起你的伤心事了。”
村长媳妇摇了摇头:“这算什么,我就是话多,我巴不得有人能听我讲话呢。
你在这坐会,我马上就能做好饭,桌子上摆着花生瓜子呢,你客气,就当自己家吃吧。”说完之后婶子就离开了。
常晴儿一个人呆在堂屋里,也是浑身不自在,刚想出去帮帮婶子做些什么。
马朝东就迎面走过来,笑着对常晴儿说:“常晴儿,你来我们家,是找我爹有事吗?用不用我给你喊过来啊,我爹现在还在地里,估计得等一会儿才能回来呢。”
常晴儿摇了摇头:“我不找你爹,我是来给婶子送肉,因为这些日子多谢你们的照顾,净给村长叔添麻烦了,怎么婶子这又留我来家里吃饭了吗。”
马朝东笑着说:“常晴儿,那你等会儿可要好好的尝一尝我娘做的饭,真的是特别好吃,也就是现在政策不允许,要是允许的话,我娘开个小饭店,肯定特别受欢迎。”
常晴儿点了点头说道:“恩,我刚才已经听婶子说了,婶子就是靠这一身的厨艺,把咱村长叔给拿下了。”
马朝东有些意外的说:“我娘连这事都告诉你了啊。也是,我娘老骄傲自己这一身厨艺了,你待会可要多吃点啊。”
常晴儿笑着说:“好,这是肯定的。”
不一会儿,村长就回来了,看见常晴儿就心里一激灵,开口道:“怎么着你这是又要请假啊。你这再请下去,你可就要给队里添补钱了,等到了结粮的时候你还能够吃吗?”
常晴儿笑着说:“村长叔,明天就最后一次了,我这到镇上是真有事啊。”
村长叔还没来得及说些什么,村长就来救常晴儿了,开口道:“这又不是你的办公室,说啥啊,在家里还讲究人,人小姑娘好不容易来家里吃顿饭,还拿了一斤肉回来,让我专门给你做你爱吃的红烧肉,你这一年都见不了几次荤腥,你还不好好谢谢人家,不都说了是最后一次吗?
常晴儿又不傻,还能让自己没饭吃吗?心里肯定有杆秤,你就乖乖给人家假就是了。”
村长叔听媳妇话,闭上了嘴,看了一眼常晴儿,点了点头:“行行行,我不说了,那你快把红烧肉端上来让我尝尝啊。”
村长叔说完之后,不一会儿菜就上齐了。
常晴儿看着这一桌子的菜,惊讶的说:“婶子,你这做的也太丰盛了吧。都快赶上过年了。”
嫂子笑着说:“嗨,这才哪到哪啊,赶紧尝尝看看合不合你的口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