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鹿台散财

作品:白话封神演义新|作者:清风随竹影|分类:仙侠|更新:2024-02-24 09:58:44|字数:18584字

众诸侯都上了九间殿,只见丹墀下的大小将领、头目等人,一个接一个,整整齐齐地簇拥在两旁。姜子牙传下命令:“军士们,首先去救灭宫中的火焰。”

武王对姜子牙说:“纣王无道,残害生灵,而六宫就近在咫尺,那些宫女、宦官被害得更惨。如今军士们去救火,可能会波及无辜。相父你应该首先下严令,不要让他们再遭受陷害了。”

姜子牙听到这话,急忙传令下去:“所有军士人等,只允许救火,不得肆意行暴,虐待百姓。胆敢有违抗命令,擅自拿取六宫中一物,或者擅自杀害一人者,立即斩首示众,决不姑息!你们都应该清楚知道。”

命令一下,只见众宫女、宦官、侍卫、军官齐声高呼“万岁”。

武王在九间殿暂时驻留,与众诸侯一同观看军士们救火的情景。突然,武王抬头看见殿东边摆放着黄澄澄的二十根大铜柱,于是好奇地问道:“这些铜柱是用来做什么的?”姜子牙回答道:“这些铜柱是纣王所制造的炮烙之刑的刑具。”武王听后不禁感叹:“太可怕了!不仅受刑的人极其凄惨,就连我今天看到这些刑具,也感觉心惊胆裂。纣王真的是太残忍了!”

接着,姜子牙引领武王进入后宫,来到摘星楼下。他们看到虿盆里蛇蝎上下翻腾,白骨暴露,骷髅乱滚;又看到酒池内阴风惨惨,肉林下冷露凄凄。武王又问:“这些都是怎么回事?”姜子牙解释说:“这是纣王所设置的虿盆,用来杀害宫人的;而周围的就是肉林和酒池。”武王再次感叹:“太悲哀了!纣王竟然如此没有仁心,以至于做出这些残忍的事情!”他无法抑制内心的伤感,于是作诗来纪念这一悲惨的场景:

成汤祝网德声扬,放桀南巢正大纲。

六百年来风气薄,谁知惨恶丧疆场!

这首诗表达了对成汤仁德的怀念和对纣王残暴的谴责。同时,武王又伤感于炮烙之刑的残酷,再次作诗以纪念:

苦陷忠良性独偏,肆行炮烙悦婵娟。

遗魄常傍黄金柱,楼下焚烧业报牵。

这首诗控诉了纣王对忠良的陷害和对美色的贪婪,以及炮烙之刑的恐怖和残酷。同时,也暗示了纣王最终自焚身亡是其罪行的报应。

话说武王来到摘星楼,看到余火还在燃烧,烟雾缭绕,烧得一片狼藉。有些无辜的宫人也在这场劫难中丧生,他们的遗骸尚未完全烧尽,散发出难闻的臭味。武王看到这一切,心中更加不忍,急忙吩咐军士们:“快将这些遗骸抬出去埋葬,不要让它们暴露在这里。”

然后,武王对姜子牙说:“不知道纣王的遗骸被烧成了什么样子,我们应该另外找出来,以礼安葬,不能让他暴露在天地之间。我们作为臣子,如果这样做,内心怎么会安宁呢!”

姜子牙回答说:“纣王无道,人神共愤,今天他自焚而死,实在是他的报应。现在大王您要以礼葬他,这确实是大王的仁爱之举。”

于是,姜子牙吩咐军士们:“仔细检点遗骸,不要让它们混杂在一起。必须找到纣王的遗骸,为他准备衣被和棺椁,以天子的礼仪来安葬他。”

后来有人作诗感叹成汤的王业就这样结束了:

天丧成汤业,敌兵尽倒戈。

积山尸遍野,漂杵血流河。

尽去烦苛法,方兴时雨歌。

太平今日定,衽席乐天和。

话说姜子牙命令军士们寻找纣王的遗骸,准备以礼安葬。

且说众诸侯与武王一同前往鹿台。当他们登上台顶,眼前所见让他们惊叹不已。那阁楼高耸入云,飞檐走壁,亭台楼阁重重叠叠,殿宇巍峨壮观。雕花的栏杆,玉制的装饰,栋梁上都是金光闪闪。明珠异宝、珊瑚玉树镶嵌其中,构成了一座座琼宫瑶室、绣阁兰房。不时地,万道霞光从中散发出来,顷刻间又有千条瑞彩交织,真是让人目眩神迷,心摇神荡。

武王点头赞叹道:“纣天子如此奢靡,耗尽天下之财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怎么可能不亡身丧国呢!”姜子牙说:“古今之所以有那么多国家丧亡,都是因为没有能够避免奢侈而衰败的。所以圣明的君王再三叮咛垂戒说:‘宝已以德,毋宝珠玉’,这是很有道理的。”

武王说:“如今纣王已经被消灭,天下的诸侯和百姓都受到了他的剥削之祸、荼毒之苦和征敛之烦。他们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寝食难安。现在我们不如将鹿台上聚积的财物分发给诸侯和百姓,将钜桥仓库里囤积的稻谷用来赈济饥民。这样可以让万民得到复苏,享受一天的安康之福。”姜子牙说:“大王说得对,这真是国家和百姓的福祉啊!应该迅速行动起来。”于是武王命令左右去发放财物和粮食。

这时,后宫擒获了纣王的儿子武庚并带到殿前。姜子牙下令将他推上来,众诸侯都切齿痛恨。不一会儿,武庚被推到殿前跪下。众诸侯齐声说道:“殷受无道,罪孽深重,人神共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白话封神演义新》,方便以后阅读白话封神演义新周武王鹿台散财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白话封神演义新周武王鹿台散财并对白话封神演义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