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修仙野史趣闻

作品:证道红楼结婚就变强|作者:幕与倾心|分类:武侠|更新:2024-02-14 09:32:12|字数:10614字

二、第一批的仙,因侵害人间近2000年,被全部下岗

广成子的弟子轩辕氏,从5300年的绝地通天,封了大批的仙,这些人都是追随轩辕氏的仙灵,但这些仙灵并没有得到广成子的认可,不但没有认可,反而断了山川的气灵,防止再出现更多的神仙,为害人间。

但轩辕氏的后代有他们自己的办法,就是通过族人的供奉来养仙,也就是让大家对神仙产生信念尊敬的行为,从而获得意念力,最终成为仙活下去的粮食。后来绝地通天事件到4300年时虽基本结束,但轩辕一族已养了太多的仙,并且都靠世人的信念尊敬生存着。这一情况持续到距今3000年,总共有2300年之久。

当时轩辕神族最后一次的统计数字是:轩辕神族共有正受灵物(有编制)二千三百一十五位,非正受灵物(非正式编制)七千六百余位。

当时是商末周初,人们大事小事,无不要问于鬼神,否则就会招致灾难,上到一国之君,下到普通民众,无不谈神(仙)色变,敬畏有加。

后,广成子入世,化身为终南山主人,借他弟子姬旦之力,将《易》传之于世,让世人明白原来凭自己的力量,也可以断击凶,而非事事要问于鬼神。这不起眼的一着,让近万名仙灵,在此后的200年不到的时间里,先后全部下岗。

同时,他也没有启用吕尚“封神名单”,只是同意将这些灵的元灵保存在终南山中,暂时不灭。

当时,人性开始重新觉醒,鬼神的影响力日渐式微。

三、第二批的仙灵,不食人间烟火

当时,终南山主人将帮助自己对付轩辕神族和吕尚的人和灵,进行了简单册封,数量只有百余人,到今还有名的,大家知道的,主要有斗姆元君、南极仙翁、正一真人、陈抟老祖、铁拐李、钟离权、真武大帝、东岳帝君、姬旦等人。终南山主人将自己的水器化为气灵之源,让众仙在终南山和崆峒山存放元灵,并可仙游各地,管理灵界事务,他们之间相互不隶属,但都听众西王母和法藏的号召。这也是最早的一批散仙。

这一切的目的,就是防止仙界像此前一样扩大,众仙灵为了生存,从人间获取信仰,干扰人间事务。同时还定下规矩,如若到人间,可以以投胎形式前往。

三、外灵之争,仙界重启

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教会世人更好地独立生存,当时的很多散仙分批转世到人间,传播思想,一时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百家争鸣人的局面。

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是周礼思想,其实周礼是最早的儒家思想,但很快,这些入世的仙灵们发现,他们身边的灵物,不只有他们一支,还有外支,这种发现是从鬼谷子开始苗头更明显的。

紧跟着姬旦(负责管理崆峒诸仙)入世,开始传播思想,来纠正孔子对儒家思想的曲解,以及化解鬼谷子棋局。最后的结果是,他们发现了外灵入侵的事实,也就是玛雅灵的到来。

紧跟着,在秦汉之际,佛、道两界开始共同对付外灵入侵。并且启用了当时封存在终南山中的那批西周时的元灵,让他们参与争斗,许诺可以论功行赏,按功劳大小,得以封位。并让张陵立二十四治,设福庭鬼狱。

当时尚未有天庭,只有福庭。后道界力有不支,法藏引乔答摩弟子率众灵前来协助,化解世间的戾气。

并将道界的祖庭鬼狱单列了出去,成了新的独立部门,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天庭地府,由玉皇大帝统领人间和地府的日常办事机构。同时让王母娘娘(非玉帝之妻,身份相当于政协主席),负责协调各方关系,与各路散仙、天庭、佛、道联系。

因众灵齐来,世人信念尊敬之念力不足养活如此多的仙灵。庭的主要任务是在人间广建物业,里面供奉神仙之位,用来吸收人间香火供奉。

因此,这是第一次,正式的封仙,并确立了他们由人间来供养的关系,也就是说,所有的仙,要想存活下去,都得从人间获得食物。这决定了后世的修仙模式和标准。

四、修仙的条件或是要求是怎么来的?

现在的很多修仙条件,都是汉朝时定的,应当说是战时条件,成仙途径主要有四个:

1.道界途径

这个途径是最快的,因为当时道界的很多仙,都是当时终南山主人手下的散仙,也归西王母管,而西王母当时是管具体名单的,因此,这是最为便捷的条件。

同样,道界也承担了直接抵抗外灵的最主前线,如果用现在的一个字来形容,条件其实只有两个字“能打”。

这个能打,是指能跟“灵”打,因此,道界成仙的条件,便变成了谁会使用符咒灵力,谁会出阳神,谁能学会更好的法术。

因为道界要迅速建立起一支队伍,因此,他们在人间广为寻找人才,因此,这个人可以很笨,也可以脾气不好,可以好色,可以贪酒,但一定要天质好,也就是短时间内能练出神通。这样才能派上用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证道红楼结婚就变强》,方便以后阅读证道红楼结婚就变强第134章 修仙野史趣闻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证道红楼结婚就变强第134章 修仙野史趣闻并对证道红楼结婚就变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