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便宜爷爷的坚持,就是一个笑话!
也或许就是有这些恩恩怨怨夹杂在其中,赵老太才格外不待见苏青石一家子吧。
当然,苏青石不听赵老太的安排,不肯娶赵老太娘家侄女儿也是原因之一吧!
可能在赵老太心里,过继的事情始终是一根刺,不知不觉就扎入了心底。一旦苏青石不听她的安排,她就觉得儿子要脱离掌控,迟早会被抢走吧!
人死账消!
苏小丫如今已经不想再去提赵老太这个摇摆不定的人了,更不想去追究她到底怎么想的,生命最后有没有后悔?
一切都不重要了!
结果已经造成,死去的上千青壮也活不过来,一切都没了意义。
苏小丫发现,自己的心已经越来越硬,有那么一点点杀伐果决的味道了。
毕竟都修仙了呀,还优柔寡断,害死的就不只是自己,而是苏家族人,国师殿下辖的所有老百姓!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作为一名领头者,需要的是时刻保持冷静,理智管控个人情绪。
愤怒、懊悔等等负面情绪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只有冷静分析、纵观全局、权衡利弊,才能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当然,学会放权、学会培养人才、扮演好导师和教练的角色,给所有人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帮助大家一起成长,才能让一族、一国强大起来!
毕竟,孤掌难鸣!
苏小丫和虞书衡可是非常明白双拳难敌四手的道理。国富民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可是经历了血泪与战火的验证的。
想要挺直脊梁站起来,就得拥有足够强大的力量!
弱国无外交!
苏小丫和虞书衡可都是学过近代史的。他们更明白这短短六字,字字如刀,刻满了旧时代华夏大地的血泪与屈辱。
1903年8月14日,这一天,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这一天有一个华国人从旧金山大桥跳了下去——他就是,谭锦镛!
谭锦镛的纵身一跃,永远刺痛了国人的心。
这位毅然跃下旧金山大桥的,正是清朝武举人出身、肩负外交使命的谭锦镛。
1903年,谭锦镛作为华国驻美公使馆陆军武官,前往旧金山处理外交事务。
谁能料到,这片异国土地等待他的,不是外交场合的尊重与平等,而是如噩梦般的羞辱与迫害。
在旧金山街头,谭锦镛无端遭到当地警察的挑衅与侮辱。
面对这般欺辱,他奋起反击,扞卫尊严。
可换来的,却是更多警察如狼似虎的围攻。
美国警察把被打得奄奄一息的谭锦庸,拖拽着粗暴的绑在大桥栏杆上肆意羞辱。
即便他出示了使馆武官证件,得到的回应竟是美国警察刺耳又嚣张的狂叫:“凡是华国人都得挨打,谁也破不了例!”
那一刻,他代表的不仅是个人,更是积贫积弱的祖国!
而这番话语,如同重锤,狠狠地砸在他的心上,也砸在每一个华国儿女的心头。
可是,这还不是屈辱的终点。
随后,他更是被无情地扣上手铐,押往警察局遭受更多的屈辱。
堂堂一国武官,在异国他乡竟如阶下囚般任人欺凌。
愤怒!
不甘!
屈辱!
却又无能为力!
最终,还是一位爱国华侨拿出重金保释,他才得以走出那冰冷的牢笼恢复自由。
从警察局出来的谭锦镛,满心悲愤与无力——一个代表一国颜面的外交官,居然在另一个国家遭遇如此屈辱对待。
他深刻地意识到,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国家的贫弱让他这个外交官毫无尊严可言。
站在与美国警察发生冲突的桥上,望着桥下翻涌的波涛,他心中的绝望如潮水般漫延。
最终,他带着无尽的不甘与悲愤,怀揣着最后的尊严纵身一跃,投身于冰冷的海水之中,用生命抗争不公!
当谭锦镛的身影消失在浪花里,他带走的是个人的生命,留下的是一段让所有国人痛心疾首的屈辱历史,唤醒的是有志之士的热血,是一颗颗变强的决心!
想他纵身跳下的那一刻,是何等的绝望——在异国他乡孤立无援,满心的委屈与愤怒无处倾诉,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与无力感将他彻底淹没。
历史,绝对不能重演!
崛起,才能拥有话语权,才能获得平等和尊重!
苏小丫和虞书衡都记得十分清楚,这段历史让无数网友心痛不已。
有人感慨“世上的公道从来都是用命挣来的”,深刻道出了在那个时代,国家不强大,个人尊严与公道无从谈起。
还有人坦言不敢回顾近代史,每一次回望,都是一次撕心裂肺的疼痛,泪水止不住地流淌。
谭锦镛的悲剧,不仅是他个人的不幸,更是一个国家积贫积弱时的缩影,时刻警醒着国人——唯有国家强大,方能挺直脊梁,在世界舞台上赢得尊重与平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