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伴随着万船古巷、星河古渡,还有安邑城与大梁城等地的商贩吆喝之声愈发不绝于耳,待船舶靠岸后,林亦寒与他的师兄妹告别那精壮船夫,随及便下了船,然后便遥然那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且有着江河湖海之乡之名的魏国属地全景,随后便步入那万船古巷、星河古渡,还有都城安邑城与大梁城等地,好好游历探索一番。
踏入万船古巷,喧闹的人声瞬间将他们包围。巷子里人来人往,货摊一个挨着一个,琳琅满目的货物摆满了摊位,有来自异国他乡的香料、丝绸,也有魏国属地本地的精美手工艺品。
“瞧一瞧看一看嘞,刚从东海运来的珍珠,颗颗圆润饱满!”一个商贩扯着嗓子叫卖。霍龙被吸引过去,拿起一颗珍珠端详,那珍珠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晕。
肖小羽则被一旁卖古籍的摊位吸引,她蹲下身,一本本翻看着,突然眼睛一亮,拿起一本泛黄的古籍,上面赫然写着“吴子略解”。“霍龙,快来看,我找到《吴子》的注解了!”她兴奋地喊道。
林亦寒和苏霖在巷中漫步,欣赏着周围的建筑。古巷的房屋大多是木质结构,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岁月的沉淀。“这古巷承载了魏国属地多少的兴衰变迁啊。”林亦寒感慨道。
苏霖点头表示赞同:“是啊,这些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艺术的瑰宝。希望我们能好好保护它们。”
赵又启穿梭在人群中,仔细观察着周围的机关装置。魏国属地发达的水运催生了不少精巧的机关器械,他一边看一边在心里琢磨着改进自己机关术的思路。
刘小春带着龙宝、凤宝、玲儿等气兽在巷子里玩耍,气兽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时而追逐打闹,时而停下来嗅嗅摊位上的货物,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逛完万船古巷,他们又来到星河古渡。此时正值黄昏,夕阳的余晖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古老的灯塔在余晖中显得愈发神秘,塔身上的符文仿佛也被染上了一层金色。
“这星河古渡,在夕阳下别有一番韵味。”林亦寒说。
霍龙望着灯塔,跃跃欲试:“不知道能不能爬上灯塔,从上面俯瞰肯定很壮观。”
“霍龙师弟,可别莽撞,这灯塔说不定有什么禁忌。”苏霖连忙劝阻。
一进入安邑城,宏伟的城墙和热闹的街市便映入眼帘。城中道路宽阔,车马行人川流不息。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酒楼、茶馆、钱庄应有尽有,空气中弥漫着美食的香气和烟火气息。
“哇,这就是安邑城,比我想象中还要繁华!”刘小春兴奋地左顾右盼,龙宝也在她肩头好奇地张望着。
林亦寒等人随着人流走进一家热闹的酒楼,打算先品尝一下魏国属地的美食。刚一落座,店小二就热情地迎了上来,推荐了几道招牌菜,有鲜嫩的黄河鲤鱼、酥脆的灌汤包,香气四溢的胡辣汤,还有各式的青铜食器和金属烤盘所呈上来的汤菜与煎炖菜肴。
霍龙看着满桌美食,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早就听说魏国属地美食独特,今天可得好好尝尝。”说着,便夹起一块鲤鱼放入口中,鲜嫩的鱼肉让他赞不绝口。
肖小羽则一边品尝,一边观察着周围的食客。她发现这里的人们交谈声音爽朗,举止间透着一股豪爽之气。“这安邑城的风土人情果然和燕国属地大不相同。”她感慨道。
酒足饭饱后,他们来到了城中最大的集市。这里不仅有各种商品售卖,还有杂耍艺人、街头卖唱者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赵又启被一个展示机关玩具的摊位吸引,摊位上的鲁班机关鸟能扇动翅膀飞翔,机关偃师人偶能做出各种动作,精巧的设计让他啧啧称奇。
“老板,这机关鸟是如何制作的?”赵又启忍不住向摊主询问。摊主热情地为他讲解,赵又启一边听一边思考,脑海中冒出了许多新的灵感。
林亦寒和苏霖则在集市中寻找着有关魏国属地历史文化的书籍和文物。他们在一个不起眼的摊位上发现了一本记录魏国属地历代变法的古籍,虽然有些破旧,但内容详实。林亦寒如获至宝,当即买下。
随后,众人前往大梁城。一路上,他们看到了大片的农田,农民们在田间辛勤劳作,远处的灌溉渠将河水引入田间,滋养着庄稼。
进入大梁城,这座城市的布局和建筑风格又与安邑城有所不同。大梁城更加注重水利设施的建设,城中河道纵横,桥梁众多,河面上不时有船只穿梭而过。
在城中的一座古老学府前,他们看到一群学生正在听一位老者讲学。老者的声音洪亮,讲述着魏国属地的学术思想和历史典故。林亦寒等人也被吸引,站在一旁静静聆听。
“这魏国属地的学术氛围果然浓厚,连街头讲学都如此精彩。”肖小羽感叹道。
然而,就在他们沉浸在大梁城的文化氛围中时,一个神秘的身影在暗处悄悄注视着他们,一场新的危机似乎正在悄然降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