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马铁锤趣事

作品:大明风采|作者:用户34418841|分类:历史|更新:2024-03-28 11:33:24|字数:4416字

事情很简单,马铁锤是个铁匠,打铁技术不咋的,但是很有名气,热心肠,一身好武艺。

小时候兵荒马乱的爹死了,只有一个老娘,分了地,日子越来越好,自己也动了心思,找到里长想去当兵。

里长不同意,因为马铁锤是独子,有老娘要养,放他去当兵,老娘没人孝顺,地没人种,在大明是要砍头的。

马铁锤闷闷不乐,老娘是啥人?

不用问就知道他的心思:“儿啊?想不想去当兵?”

马铁锤点头:“娘,孩儿想去,咱听说当兵有饷,杀敌也有钱,一个人头一枚银元,能买两头耕牛啊!可是,里长不让俺走。”

老娘:“儿啊!你背我去当兵不就中了?里长能拦的住你?”

好吗,儿子不聪明,碰到一个不靠谱的娘,两个人就这样上了路。

马铁锤一走,可是急坏了里长,赶紧上报乡长,乡长也急了,到时候查下来这没法交代啊?

地没人种了,人也没了,总要给个说法,说不清楚,那是要连坐的。

那督察使可不讲情面。

即使买通督察也白瞎,人家锦衣卫,校检司怎么办?

举报有奖,官升一级,都眼巴巴看着呢!

关键是老百姓一个不高兴,去县太爷那嘀咕两句,一个县的官都要去当劳役,现在的读书人,没有一个好东西,阴狠阴狠的。

说马铁锤背他娘去当兵了?哄三岁小孩呢?

乡长派人去追,还没出门,就碰到前来办事的牛大。

牛大是军功家庭,父母健在。

弟弟牛二是汤大帅的亲随,立功无数。

靠着牛二军功和地里产出,家里不缺吃喝,富的流油。

听说马铁锤背娘去当兵,那是敬佩不已。

拍着胸脯保证追回马铁锤,本来两个人就认识,都是武人。

其实马铁锤就是眼馋牛大家庭,受牛二军功影响颇深。

这一追就是一个月,那时候交通不便利,信息也不发达,追的路线就像蚂蚁找食。

马铁锤到处碰壁,母子二人无人敢留。

单亲家庭,又是独子,哪个卫所也不敢收。

往好处想为了百姓,往坏处想,若是马铁锤老娘在家饿死了,马铁锤战死,那是一大笔抚恤金。

没人领的抚恤金便宜当官的?

朱元璋一点都不傻,他会把人想的有多好,就会把人看的有多坏!

所以军法制定的很是严格。

后来马铁锤听说云南正在打仗,就一路往南。

出了河南那是大路都不敢走了,害怕被抓住定为流民。

就一头扎进深山老林。

牛大兜兜转转一路打听,最后也跟着钻进深山。

等见到马铁锤的时候,马铁锤正哭的伤心,老娘没了。

山林间只有一个坟包,孤零零的。

老娘本来上了年纪,一路上吃不好睡不好,偶感风寒,没来得及看,就一命呜呼。

云南天热,把老娘在背到河南显然不现实,只能就地掩埋。

守孝三年那是不现实,况且这一条制度被朱元璋直接改了,守孝三年地不种了?

要不然朱元璋很讨厌文人唧唧歪歪。

又留守一月有余,烧了纸钱,也算守了孝,两个人一商量,牛大干脆好人做到底,把马铁锤送到弟弟牛二那里。

但是问题来了,两个人做梦也没想到能出门这么远,出门这么久。

盘缠没了。

怎么办呢?

两个大男人总不能讨饭去找牛二。

两个一商量,去百姓家借粮,说白了还是讨饭。

两个河南人,身在平原,古代车马慢,老百姓一辈子没有走出县城的大有人在,两个人也不例外,没出过远门,更没有在深山生活过,那里懂得打猎野果充饥?

找个蘑菇吃,都差点看见太奶。

说找百姓借粮,这大山一座一座又一座,往哪去找村落?

那个时候地广人稀,山里交通都是用手爬。

等找到官道,两个人已经饿的头晕眼花,四肢无力了。

幸亏修路的劳役队伍救了两人。

这支劳役队还来自京城,都是一些被充军作奸犯科之人,有兵卒看管,主要是修路建桥。

现在修路修桥方便多了,有水泥,有钢筋。

希望大学的工匠,带着学子已经走向全国各地,实习,现场教学。

兵卒救醒二人,打听清楚来龙去脉,总旗喜欢的不得了,拍拍两个人的胸膛,认定是块当兵的料。

总旗汇报给千总,又听说牛大弟弟牛二也是千总,然后一查,还真是。

书信来往半个月后,马铁锤就参了军,有牛二担保,分了兵器盔甲,自行去云南找汤帅。

这下把两个高兴的,一路跑一路唱。

事情不凑巧,一天碰到大雨,泥路湿滑,两个人就躲百姓家避雨,这一躲又是半月,不见转晴。

把俩人急的啊,嘴唇冒泡。

若是绕开大路不一路打听,两个人觉得,一辈子也找不到大军。

真是林子钻怕了。

修路还是慢了,这也是沐英大军打的慢的原因之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风采》,方便以后阅读大明风采第196章 马铁锤趣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风采第196章 马铁锤趣事并对大明风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