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的确是意外,却也算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必然”,而且,他能够想象到,古月看到自己卸掉伪装的庐山真面目之后是怎样的表情。
因为他和古月一样都善于伪装,不然又怎会谁都没发现谁呢?
陈敬文其实也时常自嘲,因为作为一名教师,他可是很认真的。
那些课堂上的点点滴滴,可不是张口就来,而是他十分努力备课的结果。
能让学生们认真听讲,可不仅仅是陈敬文的个人魅力,还有他真正给大家讲授了课本内外的知识。
寓教于乐不外如是。
可惜,一个为人师表的大学教师,却在“万象乾坤”夜总会和自己学生碰到了,而且自己是在“正儿八经地花天酒地”。
这叫什么事呢?
陈敬文很容易想象到,以古月的机智,他不会声张,不过也肯定在心里把自己数落了好多次。
毕竟,几乎古月每次去那里,自己都在。
当然了,如果古月自己也是去“花天酒地”,这人就没立场“鄙夷”自己,可古月这家伙实在有点奇怪,他跑去“万象乾坤”夜总会里,不仅不喝酒不着舞女陪而且不跳舞!
这家伙实在是太“成熟了”,因为他是特地在那地方让自己的商业伙伴“花天酒地”以便谈事情。
那段时间里,两人也算相安无事,毕竟,陈敬文不可能主动去“自爆”,而古月似乎并不想干涉自己老师的私生活,也没兴趣在学校里乱传。
对陈敬文而言,他不得不感谢古月的“手下留情”,不然他在学校里的“完美老师”形象早就没了。
不曾想,“藏锋”同志第一次从“监狱”里醒来,竟然是被自己这个奇怪的学生抓了。
“原来你是一名抗日的战士!”
这个心声在师生俩心中都出现过,却不曾相互提及,或许这也算是“心照不宣”的一种形式,正如他们都知道对方没少去“万象乾坤”夜总会一样。
作为真正的抗日战士,作为上海地下党的王牌特工,陈敬文该有的谨慎都是刻进骨子里的,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不断试探秦五。
不得不说,陈敬文对秦五其实心存愧疚,因为那个“孩子”的抗日热情差点被自己浇灭了。
不过,陈敬文不会说出口一句“对不起”,而且替秦五安排了一个有助于他成长的去处。
对陈敬文而言,当老师的习惯改不掉,所以“藏锋”同志也不会吝啬“授人以渔”。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推荐了秦五去延安,又直接亲自招募了叶振鸿这个外线。
虽然习惯了一个人去完成所有事情,可陈敬文自己其实最清楚,那就是“抗日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
因为他很清楚,如果没有各种助力,他自己也很难取得那些行动的胜利,尤其是和七十六号行动处前处长的那一战。
那一战让陈敬文记忆犹新,又不得不心有余悸。
因为他差点就暴露了自己,也差点被七十六号行动处的人伏击成功。
能够最终扭转战局甚至反败为胜,陈敬文自己最清楚,那里面有侥幸的成分,也少不了庞耀的情报和周敏兰的“助力”。
距今差不多十个月前,“藏锋”的名号已经早就在七十六号的名单里。
因为“藏锋”让他们一次又一次丢脸,偏偏始终束手无策。
为此,七十六号行动处前处长,特地为“藏锋”设局,一种请君入瓮,想要让“藏锋”自投罗网。
自1940年百团大战之后,日军始终想要“恢复”华北的“治安”,为此有了不少军事调动和筹谋。
而这些行动的指令,或多或少都要在上海离散,尤其是从南方和沿海抽调往北的部队。
日本支那派遣军从华纪念上高会战 中抽调第13军17军团、第11军33军团增援华北方面军。
对于这些调动,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十分关注。
为防止日军在北方再次有大动作,各处地下党组织都收到了密切关注日军往北集中动向的命令。
当老罗把这条命令传递给“藏锋”的之后,陈敬文便有了自己的布局。
他首先联系了庞耀,让他尝试了解一下这方面的一手消息,随即,又尝试在周敏兰身上下功夫。
当然,陈敬文始终不会“越雷池”,所以每次周敏兰都没有想到自己这个朋友都偷偷把自己的情报给泄露出去。
毕竟,周敏兰自己也是搞情报工作的,她总归有自己的原则。
就算是遇到无法破译的密码,她找陈敬文帮忙时也不会和盘托出,顶多是估摸着给一些碎片,然后从陈敬文的破译方式中汲取有用的地方,最终整合当然是她自己来完成的。
可惜,她太低估了陈敬文的能耐,也不知道这人身后还有一个庞大的组织。
譬如,一整段密码里,周敏兰如果都破解不了,她会尝试将这些密码拆分,给陈敬文两到三个碎片去尝试。
虽然这样对于破译其实是有着负面的影响,因为所谓的“破译密码”其实就是一个“碰运气”的过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