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他自己经常就是这个借口,所以他自己最清楚并不是真的。
而到目前为止,陈敬文还真的没听说过古月有“说谎”的过往。
这算是一种本事么?
不,陈敬文认为这是一种“变态”,因为这太过刻意的执着了,在心理学上来讲,这是过分的自律,而且无时无刻都必须提醒自己,不然,他很可能就会自己“破戒”。
为何陈敬文会这么考虑?因为有些时候,“不说谎”比“说谎”其实更难。
古语有言“酒后吐真言”,这一点的确有一定科学依据,因为“说谎”这件事本身是需要“思考”的,而酒精上脑之后,“思考”很可能被阻断了部分,尤其是那些很容易醉的人,就更容易口无遮拦了。
但是,什么话都能实话实说么?
比方说最简单的一个问题,古月该怎么去安慰人呢?
难道他不曾有过安慰人的经历么?这个恐怕不至于,他又不是铁石心肠。
那么,安慰人的时候,“说谎”就比“不说谎”容易多了。
最常见的,就是面对小孩子的亲人离世,大人会说那个亲人去了很远的地方,又或者天国之类的说辞。
从他们的角度而言,这个是“善意的谎言”,等到小孩子长大了之后,他们自己就能清楚,那个“很远的地方”其实根本不存在,也同样很难看到所谓天国之类的其他存在。
那么,如果古月遇到这样的事情,他又会如何呢?直言不讳?那还叫安慰人吗?
陈敬文有些想不通,所以他觉得古月这人似乎对自己“太狠”了。
而他之所以如此,一定是想要树立一种“说一不二”的立场,并且让所有人都知道。
只有这样,传闻中古月的“睚眦必报”才会更加有说服力。
这事陈敬文就听同学们谈论过,因为在他们班上有一个董家的二少爷董世仁。
据说,这名学生从进大学第一天起,就和古月不对付,或许是因为他也有背景的缘故吧?所以看不惯在学校里谁的眼里都只有古月?
但是,古月对他似乎并不太在意,尤其是他编造的那些关于古月的流言蜚语,古月自己就从未有过任何一句辩解,也不曾出言制止。
直到有一天,董世仁对古月的妹妹们出言不逊了,就在那天下午放学之后,董世仁刚刚踏出校园半步,就被一群人给围了……
喜欢抗日小透明的自新之路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抗日小透明的自新之路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