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娶不娶公主

作品:农门状元|作者:山的那边|分类:历史|更新:2024-03-19 15:44:36|字数:7406字

皇子去岭南?

这话说出来就不太吉利。

皇帝让人把孩子们带下去,拿出《灭三国记》说:“赵子逊侄子写的书,你看过吗?”

武后答道:“还没看,但听大慈恩寺的和尚讲过,其中‘边疆未平,誓不成佛’一句说得很好,若四夷臣服,赵子逊岂不是立地成佛?”

皇帝轻笑:“你不知道……赵子逊少年时,慈惠禅师几次要给他剃度,他都说自己红尘未了。问他什么红尘,他说他要娶媳妇,生七七四十九个孩子。”

“他那时那么小,就知道娶媳妇生孩子!现在娇妻稚子在身旁,自然更看不破红尘了。”

“玄奘法师取经回来时,父皇屡次劝他还俗入朝为官。赵子逊身在红尘中,是社稷之福。”

武后:……知道了,你的小伙伴是个人才,出家了可惜。

皇帝特意来找他,就是为了炫耀赵郎?

武后心里有种微妙的感觉。

幸而皇帝没有再夸赵子逊,转而说起新城公主,又说赵智才貌双全。

武后闻弦歌而知雅,内心权衡……赵家崛起于草根,正需要联姻以抬高门楣。

若自己支持这桩亲事,赵家知道了必定感激。

她谨慎地说:“赵家儿郎的人品才华,我亦有耳闻。只是赵家门第低,不知公主意下如何。”

……若你妹妹嫌弃赵家,以为你故意羞辱她,岂非弄巧成拙?

武后知道,在皇帝心中,同母所出的兄弟姐妹才是亲的。

她可不想有一日新城公主婚姻不幸,迁怒到她身上。

赵盈是鄂王妃,辈分不对?这不是事。

新城公主的第一任丈夫长孙诠,是长孙无忌和文德皇后的堂弟,也就是说,公主嫁给了自己的堂舅。

皇帝心疼妹妹,沉吟道:“赵智又出海了,那就等他回来再说。横竖倭国不远,用不了多久就能回来。”

过了几日,杨老夫人进宫,武后悄悄将这件事说了出来。

“给赵家传个信,让他们有个准备。”

赵家也未必愿意尚公主,若不情愿,可以想法子拒绝……比如把赵智晒黑变糙。

杨老夫人心领神会,又叹道:“赵家这荣耀,比武家还强一些。”

武后平静地说:“赵子逊可用,皇帝自然要抬举他家。”

赵家如此,英国公府更是如此。

雷霆雨露,都是帝王的驭人之道。

若说长安城近日最热闹的事,当然是脍炙人口的《灭三国记》,里面那些场面,想一想就令人心神荡漾。

一些才子幻想着,作了些插画,更加图文并茂。

赵家兄弟看到画,都有些脸红。

赵四郎更是感慨:“阿义那小子,跟成熟的香蕉似的,偏偏他写的书受欢迎。”

想想侄子青出于蓝,又觉得骄傲。

子孙越来越出息,说不定能出一个驸马呢!

玻璃镜珍贵,赵家也准备了一些制作精美的,送一些重要的亲戚。

赵六郎的妻子安二娘就带着两面,送去武家给杨老夫人和武大娘子。

杨老夫人看到安二娘,和蔼地笑道:“你来得正好。要入夏了,你家夹缬坊有什么新花样?给我们留一份。”

安二娘恭敬地说:“了一些山水的,比花鸟图样更大气,我瞧着不错,明日给您送来。”

她又把镜子拿出来,“两件小玩意,给您把玩。”

武大娘子在一旁,拿起玻璃镜欣喜地说:“这就是赵子逊做的玻璃镜吧?如今可是一镜难求,多谢了!”

美人大多都自恋。

武顺是美人中的美人,喜欢揽镜自怜,这玻璃镜太合她心意。

杨老夫人怜惜长女丧夫,见她高兴,心里也满意,和煦笑道:“你们家有心了。我过些时日设宴,请你们过来聚一聚……还请了新城公主。”

她暗示了几句,安二娘神色不变,心里却一咯噔。

若是胡英子,恐怕听不明白杨老夫人的话中之意,可安二娘八面玲珑,一点就通。

她顺着话题说了几句,就心神不宁地告辞。

哎哟喂!

送两面镜子而已,阿智就要做驸马?

这笔买卖是亏还是赢?

安二娘步履匆匆地离开,武顺把玩着镜子,笑道:“可真是便宜了赵家。李义府的娘子都找到我,她的女婿柳元贞有个弟弟,想求娶新城公主。”

李义府自称出自“赵郡李氏”,他家郎君是不可能尚公主的。

于是就为亲家求娶,拐弯抹角跟皇家结亲。

新城公主可不是一般的公主。

皇帝的同母妹妹,最初的封号是“衡山郡公主”。

《唐六典》中有言:“凡名山、大川及畿内县皆不得以封。”,也就是说名山大川不能作为封号。

但先帝疼爱女儿,打破了这项规定。

而其他公主出嫁时才能拿到的汤沐邑,新城公主八岁册封时就拿到了。

皇帝对这个妹妹也是疼爱有加,公主出嫁时增邑五千户,作为贺礼。

而本朝又有驸马领兵的惯例,如辽西都督周道务,就是临川公主驸马。

显然,李义府想通过这门亲事,让自家更上一层楼。

那赵家是怎么想的呢?

赵四郎和赵六郎面面相觑,问安二娘:“你没误会?杨老夫人真的是这个意思?”

安二娘叹道:“她都把话说得很明白了,我能误会?”

赵四郎皱眉:“这可不太好办啊!都怪阿义,他拖拖拉拉不成亲,最后娶到易青青。阿智有样学样,也想拖到最后娶个最好的,这回可好……”

算一算,新城公主比七郎小四岁,阿智比七郎小七岁。

那么公主比阿智大三岁。

正所谓“女大三,抱金砖”,娶先帝的嫡公主,成为皇帝嫡亲的妹夫,软饭香喷喷!

可赵四郎常跟宫中贵人来往,消息更灵通……

公主跟长孙诠夫妻感情深厚!

长孙诠流放后,不久就因“水土不服”死了,公主很悲痛。

她不敢对皇帝哥哥表示愤怒,但心中抑郁,不再梳妆打扮,以沉默消极的态度来表达内心的愤懑。

……皇帝还命赵四郎,让皇家工坊为公主做了好多饰品和脂粉,可公主都不用。

赵四郎小声把事情说了出来。

赵六郎也愣住了,娶寡妇不要紧……本朝寡妇再嫁很寻常,先帝的韦贵妃就是二婚。

武后其实也是“二婚”。

但寡妇心中还惦记前夫,这驸马就会很郁闷。

喜欢农门状元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农门状元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农门状元》,方便以后阅读农门状元第916章 娶不娶公主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农门状元第916章 娶不娶公主并对农门状元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