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班子

作品:平原大时代|作者:栋梁A|分类:历史|更新:2024-01-11 08:37:37|字数:12338字

何工硕看了看宗静涛,又转过头去看王龙武,“王常委,发电机组成套设备,能源部不是说按计划调拨么?能到位么?”

“两台125MW机组,我去部里跑一跑,应该能到位,可能要晚两个月,你这个新增的我没办法。”

“我不强人所难,你那两台能到位就不错啦。剩下的我们通过市场进口,这个不要指标。你部里熟,我们的新增产能计划的手续就拜托你一下,顺便给跑了。”

这句话王龙武不接不行,市里仰仗你人头熟市长拜托跑跑腿的事你很难拒绝,接了吧心里有点不太舒服。犹犹豫豫间端起茶杯来冲市长一举杯应了。

“哦好,王常委这是以茶代酒,我欠你一顿酒。”满场哄堂大笑。弄得王龙武满脸通红。

“大家不要笑,市政府正式邀请能源局来淮调研,王常委得做好地陪工作唻。这个事得加紧办,政府办、市招待所组织专班拟定接待方案,报给我批。”

“至于资金问题。”何工硕两手一摊,身子往椅子后背一靠,环扫了一遍会场,一览众山小,大家都低头拿笔搁那写。

“我看四块途径解决,银行贷一批,政府补一批,你们用电大户入股交一批,剩下的让外资竞价投一批。25亿资金分五年三期,每年5个亿,分摊到每家股东压力就小了。公共服务投资在西方发达国家是优质资产,跨国公司都很愿意投资,为什么?收益稳定!我还要说一句,电厂投资产生利润前,资金成本利益政府补贴。你们这些股份哪天不愿意持有了,我市政府托底收购。项目拆分开,分期建,分批投,一期电厂投产建二期。小步快跑,最终小马拉大车,把这个发电枢纽建起来。”

这在淮海市乃至全省都是全新的投资模式,说白了就是政府手里没钱,公共服务项目又非上不可,先借社会的钱办起来,运营起来,政府保障你最低限度利润,如果社会资本若干年后退出。政府托底收购。

市长发话,底下各国企老总都争先认购,何工硕笑着说,“这个别找我了,回头都到凤凰电厂签协议去。”

农商行和城市信用联社问,“我们银行能不能投?”

“能,在我何工硕这,你一手交钱,我一手交股!没有那么多投资限制的条条杠杠。”

宗静涛接着往下部署,“规划局,那山林用地手续什么时候批?”

“这周就能办好。”

“北郊区政府,你们辖区那么多居民企业私占国有山林用地,必须限期清理。给你一个月,搞不完,你们书记区长上我这交辞职报告。”

何工硕马上接过话,“我马上就批!”

“关系淮海重大发展的项目以后都这模式,谁不愿意干现在就可以交辞呈。市委、人大那边我去说。”

凤凰电厂一开工,带来了蜜蜂效应。淮海市当年就引来了五家能源投资公司投资电厂,淮海一举从缺电大市跃升为电力输出枢纽。

王龙武最近气有些不太顺。自己提议投的电厂投半拉子投不下去,搁人家手里玩出花来。电力大发展的功劳好像忘记了他这个始作俑者。进京开会受奖表彰都没他的份。连市长办公会调度工程进度都是宗静涛一把操持。他这个市政府党组成员仿佛成了一个看客。

淮海市最年轻的市委常委金色招牌好像褪色不少。但王龙武毕竟是王龙武,振作的很快,而且动作不小,居然带领市化工公司凭借“白鸥”牌系列洗衣粉拿下全国同行业质量评比金、银奖,并拿下了全国十分之一的市场,甚至把广告打上了央视的屏幕:洁白的爱,清清世界,白鸥!

市长都表扬了他,说他这个老化工带领出了淮海新化工。

十月的淮海,秋高气爽。

王龙武刚到家,媳妇瞿颖就高兴的跟他说,你去北京的时候,电化解厂的谢安来过一趟。

“不是工作上的事不要他们来找我,以后让他们少来。”

“哎,你这个人,你是电化解厂出来的干部,电化解也算你的娘家了,娘家来人你还能往外撵?”

“那倒没那个意思,现在人多眼杂,官场很复杂的,容易被人抓把柄。”

“不是沾上‘四化’的光,你还待在厂里唻。”

“妮妮和宁宁呢?”

“都在外面玩,昨天宁宁说他腰疼。不过今天好像没事。”

晚上坐在一起吃饭,宁宁突然说,“爸爸,我们班来了一个同学,叫宗汉成,他说他爸爸也是市长。”

“嗯?那也有可能。”王龙武直觉告诉他这是宗静涛的孩子。

“都是小朋友,不要攀比谁爸爸官大,要好好学习,好好和朋友一起玩。”

“知道了。”

吃完饭,宁宁突然说腰疼,王龙武两口子心里一沉,把孩子抱过来扒下他的衣服看,肚子后背都没有任何伤痕,孩子说就觉得里面疼。

“你可别吓唬我们。”瞿颖脸都白了。

“别说没用的了,上医院检查一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平原大时代》,方便以后阅读平原大时代第13章 班子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平原大时代第13章 班子并对平原大时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