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江毅巡各县 定下赚钱二三事

作品:再见应如是|作者:老木刀|分类:历史|更新:2024-03-25 06:51:15|字数:8170字

江毅又宣布对此次战争中受重伤的士兵每人奖银子三百两,伤愈回原籍后,原籍县衙每月应按等级支付薪俸,具体实施办法,后续将有刺史府公文补充。

人民军报全文刊发了这两场活动,并将江毅等主要官员的讲话一字不漏的刊登在了报纸上,随着人民军报的传播,全乾州,以至于到后来传遍了大江南北,天下震惊。

各州各国对江毅如此厚待牺牲士兵的做法众说纷纭,各有褒贬,但是在各国各地的军营中,江毅收获了一致的好评,许多兵卒都为有这样一位统帅而羡慕不已。

尤其是江毅所作的那首出塞诗,别说那些文人墨客了,就连各处军营的糙汉都会背诵,江毅江大元帅其名,一时风头无两。

就在各地盛赞江毅江大元帅时,江毅已经带着两百名亲卫开始了他的乾州各县各村的巡查,一时间,乾州各府县的官员皆是惊慌,他们打心眼里很是惧怕这位统兵大元帅。

对外,他杀的人头滚滚,尸横遍野,对内,他虽然没有举起手中的大刀,但其威名远播,万一被他抓到短处,后果想必很是严重。

乾州官员们心里很是清楚,别看江毅只是统兵的元帅,政务则是由刺史府薛城元说了算,可是真正的乾州之主,是他江毅。

他只要说什么,薛城元刺史就一定会做什么,只是江毅不喜欢过多插手刺史府的事务而已,不是他不会管,是他太懒,不愿意管。

江毅所到之处,官员皆是战战兢兢,应对时都结巴了,江毅则安慰道,不用紧张,我就是随便看看,了解一下风土民情,再看看地方特色,你有什么说什么就是了。

官员说着,江毅听着,拿出个小本本用碳条记录着,还不时插话探询,待江毅全部问完了话,就起身离开了,推掉了县内热情的留饭,打马率众而去。

虽是初冬了,待江毅离开,官员里衣都汗湿了,再想想江毅那如沐春风般的笑脸,也不知自己到底为何这么害怕。

用了近一个半月,江毅几乎跑遍了乾州的各处地方,甚至田间地头,对各地的官吏情况及地方特色、风土民俗、人口数量、田地面积、矿产资源等,都做了详细的汇总。

有了这样一手资料,江毅对乾州算是有了全面且详细的了解。

天气,一天一天冷了,许多家庭开始烧起了碳火取暖,乾州各府县街头却出现了好多家商铺售卖一种烧“蜂窝煤”的取暖炉子。

这种炉子就是一个铁皮桶,里面是黏土掺了麦秸填充的,非常结实而且耐烧,还不会裂开。

炉子的中间是一个约有一拃粗的圆洞,深有两拃半,放进去三块圆圆的带有八九个圆孔的东西,商铺的管事说这就是“蜂窝煤”。

商铺里面正在烧着蜂窝煤,从圆孔里冒起蓝色的火苗,舔舐着壶底,不大一会一壶水就开了,还能做饭做菜,围着火炉坐下还能烤手,比炭盆方便多了。

商铺的管事说,一个三五口人的家庭,每日烧水做饭加取暖,至多烧五六块蜂窝煤,而且蜂窝煤非常便宜,一块仅要四文钱。

蜂窝煤炉子,负责送到家装好,仅需要五十文钱,常年供应蜂窝煤。

因其便捷、干净,用起来又便宜,一时间,蜂窝煤风靡各府县。

不错,这正是江毅的杰作。

江毅了解了一下巨鹿城内的商家,找了三家信誉好,有实力的,把他们唤到大元帅府商议了小半天,又将自己做好的炉子和蜂窝煤,包括生火、烧水,全部演示给他们看。

江毅的条件很简单,教会他们怎么做炉子,并把炉子的生意也交给了他们三家,自己只供应蜂窝煤。

但是蜂窝煤需要他们亲自去襄国去拉回,一块只售一文钱。

三个精明的商家仔细一算,投资并不大,又是一个长久的生意。

三个商家本身就有自己的一些雇工了,如今江毅又将缴获的一些骡马卖给他们做脚力,他们当即就同意做这个买卖了。

江毅有自己的煤矿,有免费的劳工,一块蜂窝煤一文钱,可不要小看这一文钱,全州府县推广开来,一天需要多少块煤?

自己的有的是俘虏劳改犯,还怕做不出来蜂窝煤?再说了,自己做的是独份生意,即便有了竞争,也没人竞争的过自己,自己的工人只管吃住就行了,是不需要付工钱的。

如今襄国西边山中的铁矿已经探明,正式开采了,再招募一些打铁匠人,专司打造农具,投放市场不但助于提高生产力,也是赚钱的途径。

另外,大江南边这么多国家,他们就不打仗吗?可以打制一些铠甲武器,学一学米国,靠卖武器挣钱也是可以的。

现在已是岁末了,银行可以开办了,既可以方便乾州内的百姓流通,又可以对大江两岸的国家实施财富掠夺。

取一个什么名字好呢?有了乾州人民军了,就取“乾州人民银行”吧。

想到此处,他立刻找来了几个造纸作坊的东家,询问能不能造出不怕折叠、不怕水洗的纸张,最好能做两到三层厚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再见应如是》,方便以后阅读再见应如是第82章 江毅巡各县 定下赚钱二三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再见应如是第82章 江毅巡各县 定下赚钱二三事并对再见应如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