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首席工程师

作品:江海潜寻|作者:灵犀无翼|分类:历史|更新:2024-03-25 15:29:08|字数:3040字

未到八点,可容纳三百人的线上会议里,齐刷刷来了四十号人,但无人艇工程研究院的邹敏和她的助手却没来。

童婳便在群里问:“要不,我打电话问问?”

郭超仁隔着屏幕扔给她一个白眼:这叫该来的不来,不该来的来了。你一个记者,跑得风快是想闹哪样?

不知是不是因为童婳给她打了电话,三分钟后,邹敏进了会议室,开口就是一句“各位好,开始吧”。

郭超仁有意看了下时间,不早不晚,刚刚八点整。匡局长发了个“大汗涔涔”的表情,好像没说什么,但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早就听说无人艇工程研究院的首席工程师邹敏,是个特别有时间概念的人,但没想到却是这样讲“时间概念”的。

QQ的聊天框闪了闪,看头像是表哥。郭超仁顺手点开,一看他说的话便乐了。

“你猜,要是邹工在某些提倡加班文化的公司,会不会吃排头?”

“呸!”郭超仁回道。

一边回,一边在心里鄙视这种公司文化。优质高效才是应该被追求提倡的工作态度呢!

开玩笑,邹敏是何许人!70后女将,巾帼犹胜须眉!

2014年时,研究所遇到了难题。长江口水流浑浊,考古队很难拍到有价值的图像信息,考古工作几乎中断。祁北川便问起无人艇工程研究院的邹敏,希望他们能研发一套智能水下摄像系统,帮助考古队捕捉浑浊水域里的图像信息。

邹敏慨然应诺。为了这一诺,邹敏带着一支30余人的研究团队,花了八年时间潜心钻研,最后不仅研发出了“水下增强图像”的技术,还凭借“沉船自动识别辅助系统”“智能化立体采样无人艇”“机器人水下考古装备”等科研成果,一跃成为海洋一线的骨干团队。

除此以外,邹敏团队还发现了一种叫“电磁突变”的现象,团队试图把海底洋流的“波浪能”收集起来,使其为水底的文物监测设备供电。研发成功后,团队把海底波浪能的能量密度提升了 47倍之多,这之后,考古队的设备,只需配上如手机充电器一般大小的装置,便能不间断地收集海底波浪能,轻松从容地在水下监测文物了。

刚用上这套设备的时候,郭超仁十分感慨,还跟老妈发了张自制表情包,上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没电了”,引得老妈好一阵笑。

这支团队能做出如此成绩,固然得宜于其多学科交叉的特性——融合了机械、力学、数学、控制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众多学科门类,但不也归功于邹敏优秀的领导能力吗?

总之,郭超仁对这位女将佩服得五体投地。

想到这儿,郭超仁再回一句:“不准乱说我家女神。”

对方没有回,估计是已经投入到工作状态了,郭超仁也不敢分心。因为两年前被停职反思的经历,郭超仁很少主动表达意见,今天也没有先吱声,直到行业领导们都说完了,郭超仁才附议:“我没异议。”

也确实没异议。等到台风过去,考古队员们将迅速集结,开往长江口入东海处的几处岛屿。为今之计,除水下考古工作本身所需的设备,他们还须准备在岛上的日用品。谁知道,这一去要去多久呢?

就在郭超仁准备个人物资之时,童婳也忙得不可开交,不仅把手头工作加速完成,还抽空采访了邹敏一次,写了一篇四千字的专题报道。

在报道里,邹敏说的还是以往对媒体讲的那些,但却提到了团队的一个成员因为研发压力大,导致抑郁的细节。在童婳的深情渲染下,发表在《沪上晚报》上的这篇专访,获得了广泛关注。读者们纷纷表示,科技工作者太难了,人们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这确实是正能量的报道,不过,郭超仁并不喜欢。虽未提及这位成员的名字,但大家不难猜出,这是邹敏最得力的助手。这也是助手缺席线上会议的原因。

诚然,在研究过程中,总会遇到难以突围的困境,和意想不到的情况,但科学工作者,需要在大众面前卖惨吗?

郭超仁认为,不需要。

想想他女神邹敏,以前从不在媒体面前诉苦,这次却被“塑造”得疲惫不堪,很明显是被童婳引导的啊!

这么一想,童婳的形象就更面目可憎了。怎么老是喜欢揭人疮疤?

以前就是这样,现在真是一点没长进!

喜欢江海潜寻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江海潜寻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江海潜寻》,方便以后阅读江海潜寻第15章 首席工程师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江海潜寻第15章 首席工程师并对江海潜寻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