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番外5)元代兵器

作品:江海潜寻|作者:灵犀无翼|分类:历史|更新:2024-03-25 15:31:56|字数:5152字

当然,时移世易。到蒙古人征服中原之后,也设置了步兵。步兵一般由汉军充任,盾牌就成了必须之物,旁牌、团牌、铁团牌、拐子木牌、叠盾等盾牌,种类繁多,不一而足。

图片展示的是一张叠盾,这种盾牌“张则为盾,敛则合而易持”,原理和可以开和的雨伞比较相近。

说完了冷兵器,我们再来说说热兵器。很多学者认为,从文献和实物看来,宋金时期是冷兵器向热兵器的一个过渡,超仁也有同感。

请看图片,这是一枚球形弹丸,石制的。在“长江口四号”遗址中,我们挖出了很多铅弹。

作为火器中的弹丸,石制、铅制、铁制都是有的。一开始,填装火药发射弹丸的容器,是竹筒。

元代的工匠,创造性地用金属材料制作管形,于是在火器技术方面有了长足进步,造出了金属的热兵器——火铳。

火铳的使用原理很简单,火药在药室内燃烧时,会产生一种比较大的气压。这种气压,能在瞬间射出弹丸,产生很强的杀伤作用。有的火铳形体比较大,必须置放在架子上进行发射。

铜火铳发展到了元朝中、后期,已经十分成熟。为了适应作战需要,元代统治者们,便组织了专门的火铳军/队,用于实战。尤其是,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在位期间,国内义军突起,他便敕令火铳军队什伍相联,布列于铁竿山下,护卫上都城池。这种防御方式,在历史上从未有过。

毫无疑问,火炮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是中国军/事史上的大事。纵然放眼全球,它仍然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今天微课的最后,超仁还想和宝子们分享一下,有关元代造船业的小知识。因为,我们“长江口四号”就是一艘战船嘛!

且说,元代战船承袭了宋代先进的造船技术,可以造出载重达四五百吨的大船,用来运送粮食、食盐、布匹等生活物资。这样的船,可以走海运,也可以走运河。

再说小船。战船和运送物资的船只一样,基本上袭用宋人的造船技术。忽必烈曾经派专人在江南打造了一千艘战船,看它的形制,和宋代水军所用的“蒙冲船”如出一辙。

最后说回到“长江口四号”沉船,这是一艘苍山船,多为明代水军所用。

那么,这艘沉船到底是元军、明军,还是元末义军所用呢?请宝子们拭目以待,持续关注《超仁水下课堂》!

————《超仁水下课堂》第四十六期,“长江口四号”遗址录

喜欢江海潜寻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江海潜寻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江海潜寻》,方便以后阅读江海潜寻第110章 (番外5)元代兵器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江海潜寻第110章 (番外5)元代兵器并对江海潜寻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