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幻毒散

作品:古今中外奇案录|作者:南瓜乌龟|分类:历史|更新:2024-03-23 10:54:11|字数:21640字

“仵作,拿湿毛巾来,仔细擦拭顾大人的面庞。”张贺涛此刻的语气笃定而自信,仿佛已经触摸到了揭开真相的关键线索。

就在这紧要关头,一声撕心裂肺的尖叫划破了书房内的紧张气氛。只见顾鹤鸣的正室夫人李氏步履蹒跚地闯入房间,她本已因过度悲痛昏厥过去,但闻听张贺涛正在查验丈夫的遗体,强忍住身体上的虚弱与不适,硬撑着赶来。此刻见张贺涛竟要触碰官人的尸体,不由得怒火中烧,厉声道:“不可!官人尸骨未寒,怎能容你们随意摆弄!”

张贺涛面对情绪激动的李氏,神色肃穆而又不失和蔼:“夫人,请您节哀顺变,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查明顾大人真正的死因。请您暂时忍耐一下,不要阻止我们的工作。”

尽管内心五味杂陈,李氏终究明白通判张贺涛的地位等同于知府,且负有监督查案的重任,即便是官人在世时也对其敬重有加,如今更应遵从其安排。无奈之下,她只能含泪退到一边,任由仵作继续查验。

当仵作用湿毛巾仔细擦拭过顾鹤鸣的脸庞后,原本平静祥和的面容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一圈诡异的黑气悄然浮现,青筋在皮肤下若隐若现,本是安详的表情瞬间变得扭曲而狰狞。

“这毒真是阴险至极!”围观者们惊骇之余,纷纷对张贺涛投以钦佩的目光。

仵作不动声色地恭维道:“大人洞察秋毫,竟识破了有人对顾大人动了易容之术。”

面对众人的赞誉,张贺涛并未流露出丝毫得意之情。他心中暗忖:江湖上的易容手段虽不算稀罕,但凡有点功夫的武林人士只需几个月就能掌握个大概,他们通常会选用不易察觉的面粉作为材料,而非显眼的胭脂。

如此明显的破绽,究竟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失?难道这是设计好的圈套,故意引导自己发现这个看似低级的错误?张贺涛对此感到困惑不解。

要知道,胆敢刺杀知府之人绝非等闲之辈,其杀人手法与智谋必定高人一筹。如今出现这么一个几乎可笑的失误,实在是难以理喻。

尽管头疼不已,张贺涛并未因此乱了阵脚。既然发现了胭脂这一线索,就如同握住了牵动全局的藤蔓,顺着这条线索继续追查下去,定能摸到凶手那隐藏在黑暗中的蛛丝马迹。

在寻常女子的妆奁之中,胭脂无疑是点染朱颜的重要饰物,但纯白如雪的胭脂却极其罕见。毕竟,对于女子而言,白色的脂粉只会使面色显得更为苍白无力,不仅无法增色添彩,反而容易带来惊悚而非美的效果。真正上乘的胭脂,当是那粉嫩的桃红、热烈的大红或是深沉的紫红,它们除了独特的香气引人入胜外,色彩本身的华美与稀有,更是让其价值连城。

时至数日后,朝廷派出了一位钦差大臣奔赴襄阳府,对地方重镇襄阳知府的非正常死亡事件表示了高度关注。这位钦差姓包名清,乃北宋断案神探包拯之后裔,虽不及先祖肤色黝黑,但在公正廉明与断案智慧方面,却是相差无几,甚至被誉为当今朝中少有的清正之臣,现任刑部侍郎一职,拥有丰富的案件审理经验。

张贺涛闻听包清到来,心中自然不敢怠慢,深知此人为官清正严明,尤其以追究真相到底的决心闻名于整个朝廷。

顾鹤鸣的遗体已不能再久置,炎炎夏日加之多雨的气候,倘若再拖延下去,尸身恐将迅速腐朽发臭。面对李氏不断的恳求催促,张贺涛终究还是不得不忍痛下令,按照礼制将昔日同僚安葬。尽管心有不甘,但他也明白,在包清这样的能手面前,任何蛛丝马迹都难以逃过法眼,而查明顾鹤鸣死因的重任还需等待这位钦差的到来。

夜幕降临,襄阳城中的一家客栈内,包清与张贺涛两人对坐共饮。原本,张贺涛为包清在府衙安排了住处,但包清却婉言谢绝,选择带着贴身家仆包胜入住客栈,随行的兵丁则被妥善安排至城外军营。

“包大人,尝一尝我们襄阳府特产的佳酿如何?酒香醇厚,口感绵柔。”张贺涛热情洋溢地为包清斟满一杯美酒。

包清毫不犹豫地举杯一饮而尽,他素来有这么一个癖好,不爱金银财宝,也无暇儿女情长,唯独对杯中美酒情有独钟。此番初到襄阳府,案件还未正式展开调查,他便率先拉上张贺涛来到客栈小酌一番。

“果然是好酒,好酒啊!张大人,您真是有口福之人,如此美酒,我在临安都没机会品尝,待离别时定要带上几坛回去慢慢享用。”包清满脸陶醉,连连称赞。

面对包清的赞誉,张贺涛笑得合不拢嘴,赶忙谦虚回应:“包大人过奖了,襄阳府只是弹丸之地,怎敢与繁华京城相提并论。能得到您的青睐,这酒也算是有了光彩。”

俗语说得好,“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包清被张贺涛这一通恭维弄得心情更加舒畅,两人就这样推杯换盏,直至深夜,谈笑风生间,似乎已忘却了肩头那尚未破解的悬案之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古今中外奇案录》,方便以后阅读古今中外奇案录第14章 幻毒散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古今中外奇案录第14章 幻毒散并对古今中外奇案录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