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做他最擅长的老本行--酿酒啊。”
云溪对杜英的理解力再次刮目相看。
不够明显吗?
创业自然选自己最熟悉的领域,不能看什么赚钱就一门心思扎进去。
要知道隔行如隔山啊。
“哎呀,这个好啊,还是干老本行,我们'仲喜一定喜欢。”杜英的开心毫不掩饰。
这没心没肺的样子,云溪看着还有些羡慕。
行吧,也是正解。
熟悉的行业才不会有那么大的落差。
云溪也是认真规划过的。
酒无论什么时候都有市场,尤其现在还不激励。
直到2000年以后,利润才慢慢摊薄,实在是从业者太多了。
杜英欢天喜地回到家,喜滋滋和高仲喜显摆着自己打听到的消息。
临了还进行一番总结性发言:“自立门户是非常有前途无量正确选择。”
“哟,很有学问嘛。”对于杜英能甩出找我们一句文绉绉的语句,高仲喜还是有些意外的。
杜英悄悄瞅了一眼高仲喜,咦,居然没有生气,看起来是好话啊。
“那还不行人进步了,瞧好吧,我一定好好学,惊掉你下巴。”
听到高仲喜是真心夸赞,杜英支棱起来了。
高仲喜哭笑不得,你开心就好。
两天后,高仲喜给出了确定答复,云溪也不意外。
高仲喜到单位办了停薪留职的手续,老领导还有些遗憾。
高仲喜是有才能的,人也聪慧,小孩儿少了一个得力干将啊。
可他也清楚现在机会多,许多人都是同样的选择。
想着到外边去找找机会。
老领导是愿意给年轻人机会的。
“仲喜,加油啊,在外面过的不顺心还回来。”老领导拍拍高仲喜的肩膀,语重心长道。
高仲喜点点头,眼睛有些发酸“哎,我记下了。”
最后在厂子里转了一圈,高仲喜头也不回离开。
离开厂子后,高仲喜找到云溪,两人开始着手准备创办酒厂。
养殖场那边还有一大块空地闲置,虽然谷爱莲心疼地空着,种了一些树,但不耽误建厂房。
树木都还小,比较容易处理。
只是毕竟和养殖场相邻,这设计上就要用些心思。
云溪也不想凡事亲力亲为,找了设计师,提了几点意见,让他们拿出方案。
经过几次改版,方案确定,开始施工。
高仲喜也办好了相关手续,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年底前,酒厂终于建成了。
云溪坚持纯粮酿制高粱酒,选用优质的原料,采用传统的酿酒工艺,第一批酒很快问世。
接下来就该投放市场,看一下市场的反馈了。
云溪把一切管理权交给高仲喜,自己再次做了甩手掌柜。
高仲喜干劲十足,破釜沉舟。
他把以往那些渠道都用上了,四处奔波,参加各种酒类展销会。
在一次展销会上,他们的酒受到了一位经销商的青睐。
这位经销商名叫李天明,经验丰富,眼光独到。
他品尝了云溪的酒后,赞不绝口,表示愿意代理他们的产品。
李天明的加入,为酒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他利用自己的渠道和人脉,将酒推广到了更多的城市。
随着销量的逐渐上升,酒厂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年底分红时,高仲喜看到那刺眼的数字,心不受控制的跳了几下。
云溪没有太多感觉,钱对现在的他来说,只不过是一串数字。
---
高季喜的车队生意越发红火,天天忙的脚不沾地。
可用的人还是太少了。
邢涛自从上次差点闹到离婚,也不再惦记着从云溪这里捞好处了。
他反正也看明白了,家里总要有一个人为家庭付出的。
云姿不愿意回归家庭,他来。
夫妻休戚与共,不用分的那么清楚。
带娃,照顾老人这些事情都让他来吧。
邢涛家中,邢母看着熟稔和孙子换尿布的儿子,连连叹气。
“我是真没见过这样的啊,哪有当妈的舍得把这么小的娃丢下,出去工作的。
还有小涛你也是,这么小的孩子,只知道吃喝拉撒,你整天不错眼看着有啥用。
我一个人就能看过来。
哎,这一天天的,一个大男人净在家里呆着算怎么回事啊?”
邢涛对母亲的碎碎念早已熟视无睹,一开始他还会解释两句。
现在嘛,就当听催眠曲了。
邢涛看着儿子换了尿布舒服了,咧着小嘴对他笑,心里越发柔软。
孩子的到来,他的虚荣心减少了许多。
看着这么一个小小的无齿孩童,不谙世事的清澈大眼睛满载的信任,整个人欲望都减轻了。
“喂,小涛,跟你说话呢,吱个声啊。”看邢涛压根无动于衷,邢母那个气啊。
她怎么养了这么一块木头,明明小时候很机灵的。
现在越来越搞不懂了。
不是围着孩子,就是围着灶台、媳妇转,真没出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