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实习生

作品:徐娇娇的新生|作者:烟锅巴不丢|分类:现言|更新:2024-03-29 10:37:38|字数:5648字

裴逸接受了李国栋的邀请和他一起租房,李国栋租了一套套三的房子,城中心,锦江边,环境十分好,交通也非常方便。

李国栋毕业后,在高新区检察院干了三年,最近被借调到C市检察院。C市检察院离S省工商管理局不远。

其实这几年C市房价还不算特别高,又遇到大地震,房价跌了不少。但李国栋想等着单位上的房子。此时的公务员的待遇已经大不如从前,就盼着能获得低价买房的资格。

徐娇娇在家也张罗着搬去了新房,不等拆迁了。串串店贴出告示,通知食客们下个月迁铺到对面。

此时大地震才刚刚过去一个多月,还偶有余震,每天都有灾后重建的新闻播出,重灾区的灾民们还住着帐篷。但C市的市民们似乎很快收起了悲伤向前看了,该吃吃该喝喝。这大概与S省人特有的瞎乐呵的性格有关系,没有哪里出土的陶俑咧着个嘴大笑的,S省却出土了一堆,笑得见牙不见眼的。

生活总要继续,S省人看似没心没肺还编了很多地震段子,但很多年以后人们回头看,才发现大地震给S省几乎所有人心上划拉了一道深深的伤疤,一触碰就会汩汩流血。

徐娇娇按照通知到了中行省分行报到,省分行是一栋晚上开灯后远看像大蟑螂的摩天大楼,徐娇娇看一次笑一次。

这一年中行在全省校招了六百多人,留在C市主城区的却只有不足百人,均匀地分配给了六家城区支行。徐娇娇被分到了锦江支行,据一同报到的人说,锦江支行是效益最好的城区支行,发福利时卫生纸都比其他支行多几提。这与徐娇娇前世的记忆一致,只是上一世她分在了其他支行。

徐娇娇很快找到了同分在锦江支行的其他11人,相互一介绍,才发现整个锦江支行的十二名小萌新齐刷刷都是研究生毕业,有北大法学硕士,人大人力资源硕士,外经贸金融硕士,可能除了徐娇娇的S政和另一个妹子的西财,其他全是985大学。徐娇娇顿感压力,果然是卫生纸多发两提的大支行,真卷。

以前中行的新员工培训是在都江堰培训基地,地震震垮了基地楼房,所以就安排城区支行和各地市州支行分区域单独培训。

省分行组织的新员工培训结束,徐娇娇到锦江支行报到。锦江支行新入行的十二个新人被分配到十二个网点实习,徐娇娇被分配到望平街支行。

望平街支行属于升格型网点,实际上就是以前的储蓄所,没有贷款权限,主要业务限于存取款、代缴费之类的银行负债业务以及理财产品销售。

徐娇娇在望平街支行早会之前到达,望平街支行的行长是个四十多岁的女性,叫罗怡,有点干瘦,脸上浮粉比较明显,见到徐娇娇来了,她用十分浮夸的语气说:“欢迎我们的高学历新伙伴!大家欢迎!”七八个穿着中行制服的工作人员齐齐鼓掌,徐娇娇微微向大家鞠躬,回道:“谢谢大家!”人群里就有人冷哼了一声。

实习生的工作第一周是站大堂,做引导客户取号、填单据、复印身份证之类的工作。除了站久了腰疼,这种简单不费脑子的工作做起来倒挺愉快。

第二周徐娇娇进入柜台上柜实操。尽管有前世的经验,到网点前也参加了培训,刚刚上柜时徐娇娇还是一阵手忙脚乱,记不清流程,记混淆指令代码,点钞机也老是卡钞票。

遇到老年人兑换外币真的柜台里外都着急,外汇报价30秒一更新,等客户想好决定兑换,报价又变了,还需要一遍一遍解释为什么银行汇率报价和中间价不一样,为什么银行收外币叫买入价,人民币换外币叫卖出价。

柜台外的客户看到她“实习生”的铭牌,有表示理解耐心等待的,也有大吼大叫要求换人。中途根本不可能换人,每天上柜的人数和柜台数一一对应,其他没有柜员号的人不能上柜。而客户经常误认为在后面走来走去不做事的人叫“事中监督”,负责给重要业务复核授权。柜员在中途也不能随意离柜,离柜必须把钞箱全部清点一次,事中再点一次,遇到钞箱现金多,还有金条的时候,点一次就得十多二十分钟,柜台外早就炸锅了。柜员中午吃饭也只能轮流去吃,上柜之前上好厕所,中途不能喝水因为食品饮品不能带进现金柜,中途也不能上厕所,吃饭赶着时间吃,外面一个柜员根本忙不过来。

此时的自助业务还没起步,连燃气费、交通罚款都要在银行柜台办理,很多上班族趁着午休时间到银行办业务,大厅里的人就像植物大战僵尸的僵尸消灭不完。

徐娇娇一个班下来,能办400多笔业务,厚厚一沓传票,盖戳盖得手掌红红的,口干舌燥,小便颜色都加深了,只有每天银行关门后装订传票时还蛮有成就感。徐娇娇真的是一个头两个大,心想前世怎么会在离开柜台后如此怀念柜台的工作。

慌乱中终于还是出岔子了,第五天上柜徐娇娇长(chang)款了,长款了四万多人民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徐娇娇的新生》,方便以后阅读徐娇娇的新生第67章 实习生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徐娇娇的新生第67章 实习生并对徐娇娇的新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