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艳阳高照。
街上小贩吆喝着,卖冰豆沙、冰酸梅汤……
富贵人家的家丁直接从冰窖拉大冰块回府去,供主子消暑。
苏灿灿不辞辛苦,进宫去看望荣荣。
荣荣连拉她去寝殿说悄悄话,关于撮合福宜和欧阳城的亲事。
过了一小会儿,苏灿灿说:“荣荣,此事我不敢大包大揽。”
“因为城哥儿是嫡长孙,要凭官职光宗耀祖,但驸马不能当官。”
苏荣荣拉着苏灿灿的手,轻拍手背,亲亲热热地微笑道:“我知道,强扭的瓜不甜,我和皇上都没有仗势强迫别人的意思。”
“我家福宜甚至愿意放弃公主的头衔,以庶人身份出嫁,绝不会影响他加官进爵。”
苏灿灿大吃一惊,几乎忘记眨眼,同时又松一口气,说:“既然如此,我从中帮忙周旋,去探探公公婆婆和大嫂的口风,你等我消息。”
姐妹俩这些年同甘共苦,感情深厚,彼此信任,苏灿灿能帮则帮。
苏荣荣从小就认为灿灿比自己更聪明,于是加深笑容,仿佛提前看见成功的希望。
说完秘密之后,她们走出寝殿,去正殿接着聊天,顺便享受从南方进贡的荔枝,又有从外地来的羊角蜜瓜、各色葡萄、西瓜、椰奶……
苏荣荣又聊起小儿子衡亲王,说:“小十七今年像竹子一样,长得特快。”
苏灿灿含着葡萄,抿嘴笑。
苏荣荣说:“如果他看起来小,我巴不得留他在宫里多住几年。”
“但他个子高,像个小大人,就不得不避嫌,毕竟皇上立皇后之事估计也快了。”
“如果让小十七单独去他的王府住,我又不放心,又不想让他身边整天围绕太监,所以请姐姐帮忙,选一些德才兼备的老实人,过两年充当王府内的小吏。”
苏灿灿爽快道:“你放心,反正还有两三年时间准备。”
“我觅到合适的人,就暂时送到爹娘那边。”
苏荣荣点头赞同,说:“到时候,让爹娘和小十七一起搬去王府住,让爹娘照看他,避免别人带坏他。”
苏灿灿也赞同,笑道:“有外孙逗,爹娘肯定欢喜。”
她午后出宫,马不停蹄,去苏父苏母那边,告知这个好消息。
苏父和苏母都惊喜极了,毕竟衡亲王是他们的亲外孙。
苏父激动地揉搓双手,笑得像吃了蜜糖一样,问:“到时候,这处大宅子怎么办?能不能租给别人住,收些租钱?”
苏灿灿果断否决,说:“容易招人笑话,留几个看宅子的仆人即可。”
苏母不赞同,说:“这么大的宅院,空着多可惜。前几天,我听润润念书,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听见这话,我心里就难受。”
苏灿灿想一想,说:“娘,你想得更稳妥,明天我再进宫去见荣荣,让她对皇上说,安排这个宅子给进京赶考的书生居住,或者改成慈幼堂,收养孤儿。”
“或者免费供给名医,让他们在这里开办医馆。”
苏父和苏母对视一眼,都高高兴兴。
苏灿灿心事多,回到欧阳府之后,又想办法去探欧阳大少奶奶的口风。
她暂时不敢明说福宜看上城哥儿,而是编个故事:“我在娘家听说书女先生说个故事,因为是头一次听,比较有趣。”
“据说,某朝某代的一个公主,为了拒绝嫁给讨厌的纨绔,宁肯放弃公主头衔,降为庶民,然后嫁给一个少年英雄。”
欧阳大少奶奶一边用竹签叉那切成小块的清爽西瓜,一边笑道:“这故事,我以前好像也听过,记不大清了。”
苏灿灿莞尔,进一步试探:“大嫂觉得这个公主的选择是聪明,还是笨?”
欧阳大少奶奶站在自己的立场,眉飞色舞,爽朗地笑道:“当然是聪明,谁不想嫁少年英雄呢?”
“如果丈夫是草包败家子,生出来的儿女也跟着学坏。如果丈夫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妻子脸上有光彩,儿女也是好根儿发出来的好苗子。”
她之所以如此得意,就因为她自认为自己十几年前也是嫁给少年英雄,如今欢欢喜喜。如果别人用公主的头衔跟她交换人生,她肯定不换。
苏灿灿吃一块甜西瓜,露出真心的笑容,心想:大嫂内心通透,估计不会做这门亲事的拦路虎。不过,不能操之过急,我暂时隐瞒。
等苏灿灿告辞离开后,欧阳大少奶奶再细细回想这番话,突然倒吸一口气,“嘶——”的一声,暗忖:三弟妹一向不乱说话,怎么突然提起公主如何下嫁少年英雄的事?她的亲外甥女不就是待嫁的真公主吗?瓜田李下,她居然嘴上不谨慎,莫非有什么蹊跷?
想着想着,她突然眼睛一亮,豁然开朗,心想:我儿子恰好是少年英雄……三弟妹今天进宫去了,一回来就说这话,莫非是苏太后看上我儿子,想要这个好女婿?如果公主真放弃皇家头衔,要嫁给我儿,我该不该答应?
她越想越激动,犹豫不决,干脆去找欧阳夫人商量,说悄悄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