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被攻陷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一般,迅速传遍了邯郸城。
这让驻守在这里的张燕和满宠惊恐万分。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那座固若金汤且有曹军主力驻守的邺城竟然如此轻易地就被攻陷了。
他们开始怀疑邯郸城是否还能守得住,即使守得住,又能坚持多久呢?
城内的黑山军将领们得知这个消息后,更是人心惶惶。
他们纷纷找到张燕,请求大军撤回黑山。
他们认为,继续留在这里只有死路一条,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退回黑山。
张燕心里清楚,自己麾下的黑山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实力与楚军相比,实在是相差甚远。
而且,如今全军士气低落,要想守住邯郸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张燕决定不顾满宠的反对,率领黑山军往西边的太行山撤退。
满宠见张燕执意要走,也无可奈何。
他知道,仅凭自己手中的数千曹军,是绝对无法守住邯郸的。
于是,他当机立断,趁着楚军还没有到来之前,率领着这数千曹军也从西门出城,打算绕道并州的上党郡,然后再返回洛阳。
......
在邺城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之后,河北的雨季也正好结束了!
这对于楚军来说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时机,可以趁此机会展开全面的军事行动。
经过徐庶和沮授共同商议后,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挥师收复河北全境!
为了确保这次行动的顺利进行,他们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首先,徐庶命令赵凡、太史慈以及朱桓率领神亭军向幽州进军,收复幽州和辽东地区,并提防北方乌桓人南下。
接着,沮授亲自率领文聘的安南军和张合的先登营往西进入并州。
因为这一路要对付太行山的黑山军,还要防范匈奴人,所以这一路兵马最多。
另外,徐庶还安排了陆议和吕岱率领一万锦帆军坐镇邺城和冀州。
他们的任务不仅是处理战俘,还要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冀州稳定无忧。
最后,徐庶亲自率领甘宁的锦帆军主力南下,目标是虎牢关。
在那里,他们将与黄忠的虎贲军会合,共同解决那些逃入洛阳的曹军。
命令一经下达,楚军全体将士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士气高昂,信心满满,因为他们知道,统一河北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
在关中郿县境内,一场惊心动魄的伏击战正在上演。
赵云、邢道荣和牛金率领着玄甲军,如鬼魅般埋伏在一处山谷之中,静候着马超率领的西凉骑兵的到来。
当西凉骑兵进入山谷时,玄甲军突然发动攻击。
他们利用铁蒺藜和连弩等武器,给西凉骑兵造成了巨大的杀伤。
西凉骑兵虽然勇猛,但面对如此猛烈的攻击,也不禁有些慌乱。
此时,马超和阎行之间的矛盾也被激化了。
两人本就不和,因为进入伏击山谷的先后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这使得西凉骑兵的指挥系统出现了混乱,无法有效地组织反击。
最终,两家集结的骑兵在一片混乱中只得退回了西凉。
这场伏击战以玄甲军的胜利告终。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关中平原上再也没有能够与玄甲军抗衡的对手。
赵云率领着玄甲军,如入无人之境,不断地袭击曹军的运输队。
他们的战术灵活多变,每天都能给曹军带来不同的损失。
由于玄甲军截断了曹军的粮道,几个月后,陈仓内的曹军粮草终于用尽。
杨阜和胡遵无奈之下,只好率领陈仓守军往长安方向溃逃。
就这样,磐石军顺利地接管了陈仓。
紧接着,法正、刘磐和张任率领着磐石军的主力,如猛虎下山般朝东边的长安方向杀来。
而从陈仓撤退的曹军,犹如丧家之犬一般,被如狼似虎的玄甲军穷追不舍。
关中平原地势平坦,一马平川,毫无遮蔽之处,这对于曹军的步兵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他们在这片广袤的平原上,无处可逃,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玄甲军的铁骑如狂风般席卷而来。
玄甲军的骑兵们个个骑术精湛,马快如闪电,刀光剑影之中,曹军的步兵们毫无还手之力,纷纷成为了骑兵的刀下亡魂。
就连杨阜和胡遵这样的曹军将领,也未能幸免,惨死在玄甲军的马蹄之下。
与此同时,磐石军也迅速抵达了长安城下,与禁卫军一同对长安城形成了包围。
长安城中的守军,面对如此强大的敌军,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而远在洛阳的曹操,得知关中的局势后,心中的惊恐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他深知魏延这是要从虎牢关和潼关两头夹击自己,让他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曹操紧急与郭嘉商议对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们决定抽调一部分兵马,由从昆阳逃回来的曹仁统领,前去支援关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