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郑伟

作品:捡漏王陆飞扬|作者:彭文鸿|分类:都市|更新:2024-02-24 09:41:10|字数:8214字

真她妈的漂亮!郑伟在心里想道。

“杨先生,这是无色玻璃种翡翠手镯?!”

“如假包换!不过还得加上两个字:百福!”

杨潞飞肯定了韩得柱的说话,并着重强调了百福两个字。

韩得柱从随身携带的小包里取出一个眼罩放大镜戴上,然后左手食指和中指扣起手镯,右手按开小手电,认真观察了起来。

小手电在外缘环照了一圈之后,他开始查看内圈,忽然,左手抖了一下,杨潞飞知道他发现了手镯上的秘密。

在制作的时候,杨潞飞分别在内圈微刻了十个百福手镯、十个百寿手镯和十个百禄手镯,韩得柱现在拿着观察的,就是百福镯。

“杨先生,行内衡量翡翠饰品的种、水、色、工四项指标,这支手镯已经具备了三个,堪称传家之宝啊!”

韩得柱恋恋不舍的放下手镯,依旧赞不绝口。

“韩先生,请问什么是种水色工呢?”

一旁的郑伟听了,不解的问道。

“翡翠的主要成分是硬玉,所以才有了种水色工的说法。种是指翡翠的晶体结构,越致密越微小的越好,水是指翡翠的透明度与折光率,两者合称为种水,最好的就是玻璃种了。至于色,就是翡翠的颜色,最顶级有帝王绿、皇家紫、鸡油黄、鸡冠红等,而工指的就是工艺水平,这只手镯上微雕了一百个形态各异的福字,也给手镯加分不少!”

“哦!”郑伟似懂非懂的应了一声,接着问道:“韩老师,照你说这手镯很珍贵了,那能够值多少钱啊!”

当然,这也是杨潞飞关心的,当初在内圈微刻福字也是一时兴起,没想到增色不少。

“我就知道你们父子俩真是一个德性,眼里就剩下钱了!去年秋季的嘉德珠宝专场,一只玻璃种帝王绿手镯拍出了1.02亿的天价!”韩得柱解释说。

“那这个也是玻璃种,岂不是也值一个亿!杨先生,你真是太厉害了!”

郑伟听了,马上就给出了手镯的价格。

“也不能这样说!”韩得柱接着说道:“翡翠有色差一分,价差十倍的说法,不过这微雕的一百个福字,能够加分不少。所以我估计上拍的话,起拍价能够定在三千万左右,成交价应该在六千万上下,不过遇到喜欢的,说不定也能过亿!”

“韩先生,那如果交给你来运作的话,这样一只手镯能够卖到什么价格?”

杨潞飞听了之后,终于问了自己心里的问题。

“杨先生,如果这只手镯交给我来运作的话,可以定在五千万元起步!”

韩得柱思索了片刻,说出了一个相对保守的价格。

“那如果是一对,或者三只呢?”

杨潞飞起先也是灵光一现,从历朝历代的书法家书写的福字里选出最好的那九十九个、加上乾隆皇帝御书的“天下第一福字”,微刻在了手镯上。

后来又选出了“禄”字和“寿”字。

“一对的话,我估计定价可到1.2亿,如果是三只一起的话,那就要两亿了!”

这次,韩得柱没有停顿,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其实,翡翠饰品里最难出的就是镯子料,所谓十翡就裂,翡翠在形成的过程中所遭遇的复杂地质条件决定了没有裂绺的翡翠少之又少,也导致翡翠手镯料的稀缺,所以翡翠手镯尤其是顶级手镯价格奇高。

韩得柱没有想到杨潞飞的奇葩之处,自然以常理度之。

“韩先生,你请看看着两个如何!”

杨潞飞在背包里找了一下,又拿出了两个盒子,放在了茶几之上。

“杨先生,这两个也是玻璃种的?”

韩得柱不淡定了,什么时候玻璃种手镯这么寻常了,他不敢确定,只好又戴上手套,拿出放大镜手电筒,开始鉴定……

“难得,真是太难得了……!”

韩得柱鉴定结束后,犹在自言自语。

“韩先生,这三只玻璃种翡翠手镯就委托给贵公司,请你们帮忙处理了,不知你意下如何?”

香江不仅是金融中心,也是时尚之都,杨潞飞这次过来也把加工好的手镯全部带来了,打算在这里试试水,找出一条高端翡翠的销售之路。

玻璃种翡翠本就不常见,在各大公盘一出现就被巨商和富豪们收藏了起来,市场上很难见到玻璃种翡翠手镯出现,即使有也是在大型珠宝拍卖会上,而且那也不过是用来托场子的,哪像他可以一把一把的往外掏玻璃种翡翠手镯。

这里面,既有他不了解翡翠市场的缘故,也有他的能力太过恐怖运气又好的原因,还有就是他进入这个行业极短,根本就没有思考过翡翠这个行业里的一些反市场行为的因素。

不过,看到眼前的情形,他也想到了“物以稀为贵”的道理,才没有将其余的手镯都掏出来。

为什么说他运气好呢?因为韩得柱估价两亿并不是心血来潮,也是有原因的。

香江因为特殊的地理优势和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等原因,造就了一大批富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捡漏王陆飞扬》,方便以后阅读捡漏王陆飞扬第21章 郑伟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捡漏王陆飞扬第21章 郑伟并对捡漏王陆飞扬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