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祭泸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

作品:新写三国演义|作者:罗汉民间故事|分类:历史|更新:2024-04-14 12:59:20|字数:13844字

睿十五岁时,射箭骑马都有一手。春天的一个二月,曹丕带着睿去狩猎。在山林间行进时,他们赶出一对母子鹿。曹丕一箭射中母鹿,回头看到小鹿奔到睿的马前。有一男子高声说:“我的孩子为何不射箭呢?”聪明的儿子骑在马上,眼泪汪汪地告诉说:“陛下已经杀了他的母亲,我怎么能忍心再杀他的孩子呢?”男子听后,愤怒地把弓扔在地上,说道:“我的孩子才是真正仁慈的君主!”因此,便封爵这位聪明的儿子为平原王。

五月的夏天,男子患上寒疾,治疗无效,于是召集中军大将曹真、镇军大将陈群、抚军大将司马懿三位进入卧室。男子叫来曹睿,指着曹真等人说:“如今我病势沉重,无法康复。这个孩子还年幼,你们三位要好好辅佐他,不要辜负我的心愿。”三人都表示:“陛下为何说这样的话?我们愿意竭尽全力侍奉陛下,直到永远。”男子说:“今年许昌城门毫无缘故地自行坍塌,这是不祥之兆,我也因此知道自己必将死去。”就在这时,内侍报告东大将军曹休前来问安。男子召他进宫,对他说:“你们都是国家的支柱,如果能同心协力辅佐我儿子,我就可以闭眼而逝了!”说完这些话,眼泪流下,就这样永别了人世。享年四十岁,在位七年。于是曹真、陈群、司马懿、曹休等人,一边悲痛哀思,一边拥立曹睿为大魏皇帝。追封父亲为文皇帝,母亲甄氏为文昭皇后。封钟繇为太傅,曹真为大将,曹休为大司马,华歆为太尉,王朗为司徒,陈群为司空,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天庭官吏们,一个个被封赏了。大赦天下。在雍州和凉州眼看着守备紧缺,司马懿请求去守护西凉等地,曹睿同意了,然后任命他为雍州、凉州等地的军队统帅。接到诏书后,司马懿就动身了。

早已有密探传来消息,孔明惊呼道:“曹丕早已去世,幼小的曹睿登基统治,其他人并不足为虑。可是司马懿奸诈多端,现在指挥雍、凉军队,如果训练有方,必将成为蜀中的大问题。不如趁早发兵剿灭他。”孔明的参军马谡反驳说:“现在丞相才刚平定南方回来,军队疲惫不堪,应该养精蓄锐,又怎能再次远征呢?我有一个计划,让司马懿自己送死在曹睿手中,不知丞相意下如何?”孔明询问具体计划,马谡如此陈述:“虽然司马懿是魏国重臣,但曹睿一直存在疑忌之心。所以我们可以暗中派人前往洛阳、邺郡等地,散布流言,说这个人准备反叛;再伪造司马懿的公告,遍贴各地。让曹睿心生疑虑,必然会下手除掉这个人。”孔明采纳了这个计划,立即派人去实施。

后来,在邺城城门上,突然贴出了一道告示。守门者慌忙揭了下来,准备去报告曹睿。目光犀利之司马懿,他的声明如下:我是骠骑大将军,掌管雍、凉等地的军事。在此我郑重声明向全国广播:太祖武皇帝当初想立陈思王子建为君主,遗憾的是,奸人当道,阴谋久藏。现在这位皇孙曹睿,品行不好,自以为是,对不起太祖的遗愿。因此,我奉命顺天从人,不久会率军兴师,以慰安百姓的期望。告示发布的那一天,大家最好效忠新君。如果有不从者,就要灭掉九族!事先告知,大家最好了解一下。

曹睿看完后,惊慌失色,急忙询问群臣。太尉华歆立即上奏说:“司马懿上表请求守护雍、凉,并非善意。先前太祖武皇帝曾经告诫臣说:司马懿目光如鹰,行动如狼,不可让他掌握兵权;久而必为国家带来大祸。如今反意已现,应该速速诛之。”王朗也附和说:“司马懿精通计谋,善于了解军事战机,并且胸怀大志;若不早日铲除,将来必定会麻烦。”曹睿遂下令,欲亲自率兵出征。这时,大将军曹真突然闪出班部,上奏道:“不可。文皇帝托孤给我等几位臣下,说明司马仲达没有异心。现在事情真伪未明,擅自动兵,会逼使他反叛。或许是蜀、吴的奸细正在搞反间计,让我们君臣自相残杀,让他们趁虚而攻,情形仍不明朗。陛下,请您仔细考虑。”当睿问道:“如果司马懿胆敢谋反,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曹真答道:“陛下若有疑虑,何不玩一出类似汉高伪装游历云梦的花样。您去安邑游玩,司马懿肯定会前来迎接;您观察他的举动,将他擒抓在车前,何乐而不为!”睿深以为然,于是委派曹真负责国家大权,亲自率领十万御林军,径直出发前往安邑。司马懿毫不知情,却想要向皇帝展示他的威严,于是整顿了军队,率领着几万士兵前来迎接。近臣上奏:“司马懿果然率领十多万兵马,前来抵抗,看来确实心怀叛逆之意。”睿着急地命令曹休率先出兵迎敌。司马懿见到敌军前来,只以为皇帝亲自驾临,便伏地迎接。曹休上前说道:“仲达啊,您受了先帝的重托,为何要背叛呢?”司马懿大惊失色,浑身直流汗水,然后询问原因。曹休详细陈述了前因后果。司马懿说道:“这明显是吴国和蜀国的奸细搞的反间之计,想要让我们君臣自相残杀,他们趁虚而入。我应该亲自见陛下,澄清真相。”于是匆忙撤军,来到睿车前跪地啜泣,陈述道:“臣承先帝重托,岂敢有异心?一定是吴国和蜀国的阴谋算计。臣请求带一支军队,先攻破蜀国,再攻打吴国,向先帝和陛下证明臣的忠心。”睿心存疑虑。华歆上奏道:“决不能将兵权交予他。不如让他退隐田园。”睿依言行事,将司马懿撤职回乡,任命曹休为雍凉地区的总督。曹真则亲自开车带着睿返回洛阳。说来有位间谍得知这个消息,并汇报给了川中。孔明听后高兴地说:“我早就想打魏国了,可苦于有司马懿率领雍、凉两地的兵马。如今他被贬,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第二天,后主在早朝上,与官员们开会,孔明站出来,开始朗诵《出师表》。表中写道:“我亮老实说:先帝的事业还没有成功一半,他却中途去世;现在天下分裂成了三分,益州受到摧残,这确实是危急存亡的时刻。但是宫廷内的人,都尽心尽力;忠心耿耿的士兵,甘愿奉献一切:是因为他们怀念先帝的恩德,希望向陛下报答。我认为应该拉开圣听,彰显先帝遗风,振兴忠良之气;不应该自暴自弃,扭曲引伸义理,以堵塞忠言的道路。宫廷内外,应当同心协力;对待功过是非,不应有异。如果有人作恶违法,或者表现忠良之心,就应该交给有权势的人,判决奖惩,以彰显陛下的公正治理;不应偏袒私情,造成内外不同的法度。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是真材实料,忠心耿耿,因此先帝特别选拔让他们为你效力。我认为宫廷中的事务,不管大小,都应该征求他们的意见,再来施行,必定会弥补疏漏之处,有所增益。将军向宠,为人正直平和,通晓军务,我想让他再次施展才能,先帝称赞他为『能人』,众人议论后推荐宠为都督。”听我一言,军中大小事,皆需征求意见,必能使军阵稳固,优劣分明。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就是前朝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离贤臣,这就是后朝衰落的缘由。先帝在世时,每次与我讨论这些事情,总是对桓、灵两位感到叹息和痛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他们都是忠贞明智而甘愿以死节之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汉室的复兴,可谓指日可待。我本是个平民,只是在南阳务农,苟活于乱世之中,并没有渴望得到诸侯的赏识。先帝并没有因为我身份卑微而轻视我,反而三次到草庐访问我,询问世事,我由此感动,因而答应先帝一起征战。后来遭遇溃败,受命于战败之际,在危急时刻奉命前行:至今已经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谨慎小心,所以临终时托付我重大使命。自承担使命以来,日夜忧虑,担心不能尽力完成,以伤害先帝的英明;因此五月渡过泸江,深入敌境。如今南方已经平定,士兵已经充盈,应当率领三军,北上夺取中原,竭尽全力,肃清奸邪,重振汉室,回归旧都:这是我要报答先帝,并尽忠职分的理由。至于权衡利弊,提出忠言,就是攸之、祎、允等人的职责了。昔日有一位皇帝,他说要让我去讨伐贼寇、恢复国家;如果我失败了,就要受到惩罚,通知先帝的魂灵;如果没有提到恢复国家这个事,就要责备攸之、祎、允等人,揭露他们的懒惰。陛下也应该自己考虑,向诸葛亮请教,听取智慧意见,深入理解先帝的遗训。我感激涕零!现在要离开了,写这封表的时候泪流满面,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新写三国演义》,方便以后阅读新写三国演义第91章 祭泸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新写三国演义第91章 祭泸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并对新写三国演义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