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舌诊收官

作品: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作者:木子李大湿|分类:都市|更新:2024-05-15 04:33:30|字数:4278字

今天是舌诊课程的收官之战,中诊老师决定将课堂搬进实训室,让同学们有更多机会通过实际观察和互动来巩固所学知识。

走进 B 区的实训室,大家都充满期待地围坐在一起。

毕竟,这样的学习方式既新鲜又有趣。

而且,由于这一届的学生表现得与众不同,使得原本有些上课疲劳的何老师逐渐找回了初为人师时的那份热情。

"前面我们已经详细讲解过望舌质和望舌苔质的部分,但还留下一个小尾巴——舌苔色。"何老师接着说道:"中医对颜色非常讲究,因为五色对应着五行,其中一些颜色具有相同的含义,而另一些则有所区别。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区分清楚,比如面色、舌色和苔色分别代表什么。"

接下来,何老师详细介绍了面色的分类:青、赤、黄、白、黑;

舌质色则包括淡红、淡白、红、绛、紫、青等各种变化。

然而,舌苔色才是今天的重点,它被划分为白、黄、灰、黑四大类。

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全神贯注地聆听,并积极提出问题,与老师展开热烈讨论。这种活跃的氛围令何老师倍感欣慰,他深切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所在。

“老师,舌苔的黑色是否和面色的黑色相同,都表示肾虚呢?”大树举起手来提问。“并非如此哦,我刚才才强调过,不要将两者混淆。舌苔的颜色与面色并不一致。”老师回答道。

大树接着问:“那么舌质会不会出现黑色呢?”

“目前尚未发现这种情况。如果哪一天你真的遇到了,可以深入研究一番,或许你就能成为下一代的国医大师呢。”老师的话引发了台下学生们一阵哄堂大笑,但大树只是不在意地笑了笑。

“白色舌苔通常被认为是正常的舌苔表现;

而黄色舌苔则往往意味着内里有病、身体发热;

灰色舌苔不仅提示内里有病、身体发热,还有可能是寒湿之证引起的。

至于黑色舌苔,则大多属于病情严重的范畴,要么是内热极度旺盛所致,要么就是体内阴气极重、寒气内生导致的。”

这时,有位同学在底下插话道:“原来黑苔就像是冰火两重天呀!”

大树再次追问道:“那么黑苔应该如何辨别寒热呢?”

何老师微笑着,语气十分温和地解答道:“想要准确判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哦,并没有哪一种单一的证候可以直接表明寒热属性。

比如黑苔,需要与它的润燥程度相结合来观察。

倘若舌苔呈现黑色且干燥伴有裂痕,则说明病情已经发展到了极度热化的阶段;

反之,如果舌苔颜色发黑但却湿润光滑,同时舌质显得淡白无血色,那就意味着寒气已达极致……”

“我明白了。”大树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接着,何老师打开了投影仪,屏幕上开始展示各种舌诊的图片。

他继续说道:“好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实际的舌诊案例吧。等会儿呢,大家可以互相观察彼此的舌象,亲身体验一下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诊断。”

话音刚落,现场响起一阵兴奋的议论声。这个互动环节实在太有趣了!

“来,班长,把你的小舌头伸出来看看。”大树一脸猥琐的对班长孟青艳说,结果挨了一下。

“嘿,老兄,我看你这舌苔颜色泛黄啊,怕不是近来有些火气上扬吧?”

“哎哟喂,好姐妹呀,你瞧瞧你这舌下络脉都乌漆嘛黑的啦,莫不是最近气血不畅、运行受阻咯?”

“嗨呀,哥们,你这舌头咋个发紫咯呢?”

“哇塞,舌根一点儿舌苔都没得,你这个多半就是肾虚哦!”

“啧啧啧,舌尖这么红,怕是上火喽?”

“哎呀呀,你这舌头不仅胖乎乎的,还有牙齿印子,得赶紧健健脾才行呐!”

......

薛静目光灼灼地盯着李介宾,轻声说道:“阿宾,来,张嘴让我瞧瞧。”

李介宾闻言乖乖张开嘴巴,发出一声:“啊……”

薛静仔细观察着他的舌头,然后故作皱起眉头说:“嗯,你的舌体似乎有些胖大呢!不过还好,舌质和舌苔看起来还算正常。现在把舌头卷起来,让我再看看舌下络脉。”

李介宾依言照做,将舌头向上卷曲。薛静检查完后点点头,表示情况尚可。

看完后,李介宾补充:“前几天我的舌尖还有些发红,可能是因为刚立夏吧,这几天感觉有点热燥。所以我就自己煮了一些绿豆汤来喝。”

“哦?绿豆汤真的会有作用吗?”薛静好奇地问道。

“古人没有空调,夏天用来解暑的就那几样,酸梅汤、绿豆汤、茶、还有西瓜。”

“西瓜号称‘天热白虎汤’,只不过现在还早,正经的西瓜还没应季节,现在早瓜不怎么滴。”

“白虎是啥?”这个时候王洪凑过来。

“你片看多了吧,白虎是白虎汤,你下学期才学,清热的方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方便以后阅读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第201章 舌诊收官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第201章 舌诊收官并对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