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发怒

作品:再启风华|作者:枫桦夜落|分类:历史|更新:2024-04-18 05:36:17|字数:6608字

朱祁镇看着有些幽暗的宫殿,一时之间也是无奈,终究是想法不同啊,有些权力确实是应该掌握在一个人手中的。

太皇太后出来后,顿了片刻,然后就朝着文华殿走去,如今的情形只有让一些智囊之臣出出主意了。到了文华殿将三杨一并召来,若是直接去了文渊阁,那事情就闹的大了,还是私下处理了不激起一丝动荡最好。

见了三杨太皇太后便将心中忧虑讲了出来,叹息一声道“我老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追随仁宗而去了,可我担心祁镇,他太聪明了,若是自以为是不听忠言,反而会误了祖宗江山,我一妇道人家,也不知道该如何办了,卿等具是栋梁之臣,还望指点一二。”

三杨一同起身行礼“臣等不敢当。”杨士奇身为首辅首先发言“臣家里那个孽障,太皇太后是知晓得,陛下胜过他百倍,不过是年轻不知民间疾苦罢了,年轻人谁又没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妄想呢?太皇太后不必忧心,待到陛下年纪稍长,定然有所改变的。”

太皇太后微微有些松了一口气,有时候与朱祁镇相处真的很容易忘掉这还只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孩童,再加上宣宗去世,大明帝国一下子压到了她的身上,她又如何没有压力?再加上一心想要培养朱祁镇,一时之间也是失了分寸。怕是有些逼迫太甚了?

杨荣则是恭贺道“恭贺太皇太后,陛下所言,可谓睿智。就是陛下不提,过些日子臣也是要说的,瓦剌做大,非朝廷之福。”

太皇太后面色凝重问“皇帝说的,是真的?”

自从太宗皇帝五征蒙古以来,北方草原可谓是安定了许多,再加上宣宗还多次巡狩北方,太皇太后还真的有些不信瓦剌敢于南下。可这话又从杨荣嘴里说了出来,就由不得太皇太后不重视了。

杨荣点头“不敢欺瞒娘娘您,瓦剌所想有所作为,就必然会南下,朝廷与瓦剌也必然会有一战。不过是大打和小打的区别罢了。”

太皇太后皱眉“何不早言之?”

“臣与先帝商议过,先帝本意整顿军马然后御驾亲征,可惜天不假年。如今臣有一策,瓦剌之主其实乃是脱脱不花,可大权全在脱欢手中,不若并封两人,不分高下,一旦瓦剌内部失衡,则双方必有一战。如此瓦剌和蒙古之间的盟约就不攻自散了。朝廷自可以左右逢源,而瓦剌就再也没有了南下之力了。”

杨士奇接着说道“还有,臣以为可以做两手准备,一面挑动其内乱,另一面就是加强戒备,选拔将领,修缮城池,以备不时之需。 又有长城在,自可不叫胡人南下牧马。”

“如此,哀家也就放心了,至于皇帝,诸位师傅可有何办法规劝一二?”

三杨对视一眼,然后互相都有些沉默,有道是疏不间亲,在这样的事情上,三人都是人精如何会贸然开口?

杨士奇看着其他沉默的二人,内心一阵苦笑,这事儿,他们二人可以装哑巴,他这个首辅却是无论如何避不开的,于是想了想道“陛下聪慧,挺李时勉说,经义文章,一点就透,王直也曾言,陛下天纵,如今有此雄心必然是讲官失职,臣以为此乃欠缺良师益友之由。臣以为当拔擢亲民官中清廉正直之士,陪伴陛下左右,以让陛下明百姓之疾苦。”

太皇太后道“王师傅讲的挺好,就不用换了,我欲调于谦入京为顺天府尹,并为陛下讲官,诸位先生觉得如何?”

三人对视一眼,都觉惊诧,将于谦作为讲官?以其科名怕有些问题,可是看如今太皇太后之意怕已经是不得更改了,所以也不是不能通融。于谦以顺天府府尹兼任讲官也不是不行。于谦在外为巡抚,调入北京为顺天府尹,看似降了一级,却是完成了外官到京官的转变,也算是升迁了。不过顺天府尹可不是好当的,首都市长这个官,看着是一任父母官,可是头上的婆婆那是数都数不清的,这也是个苦差事。杨士奇道“臣恐其分身乏术,毕竟讲官需要日日陪伴皇帝,而顺天府尹却又杂事繁多。”

太皇太后叹息道“我们都老了,于谦我看过,是个能吏。若说能够有什么可以教皇帝的,有人能比得上于谦吗?就让他带着皇帝好好的看看这天下究竟是什么样吧。”

喜欢再启风华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再启风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再启风华》,方便以后阅读再启风华第39章 发怒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再启风华第39章 发怒并对再启风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