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天,大半时间李想国都坐在窗前看书。
下午两点多钟王玉兰才空着手回来,想必是跑到石景山是去找易中海了。
再后面没多久,聋老太太也回来了。
没进穿堂门儿,就听到外面传来杨家媳妇跟她打招呼的吼声。
想来聋老太太这装聋作哑的毛病是彻底养成了。
过了一会儿,她回来也直接去了易中海家,之后一直到李想国去后面做饭,都没看到她再出来。
李想国心下也在猜测,或许这时候她就跟易中海家搭伙过日子了吧。
要是这样,后边儿电视剧里易中海给她送吃的也就不奇怪了。
吃的有人管,那她剩下粮票也就不奇怪了。
当然“五保户”这个称号,也是众多小说评论里面争议的点。
当然四九城肯定没有“五保户”。
实际上从建国开始,对于她这样丧失经济来源的城市孤寡老人,国家就一直有救助政策。
不过“享受城镇社会救助人员”这样的称呼,总不如更深入人心,更容易理解的“五保户”。
更不能说“低保户”这样后边儿几十年后才有的名称。
所以编剧才直接给她套上个“五保户”这么个功能相同的身份,这其实根本就犯不上去争论什么东西。
只要没有案底,她享受这个完全正常。
这与她被二设的各种身份并不冲突。
像很多小说里,为了圆这个称呼,还说什么用房子换身份,其实也是大可不必的事情。
就一句理由就够了:她没有经济来源,总不能让她饿死吧?
还有人说她小脚,可是电视剧里,人家根本就不是小脚,甚至都不是“放大脚”。
然后又有人说:找不到小脚演员。
你们馋郝蕾、魏小军身子,你们下贱都不说。
到老太太这里就说找不到演员,啥都让你们说了,我们还能说啥?
再就是贾东旭下午也是早早就回来了。
他进院子的时候,李想国也刚好隔着窗子看到。
闷头往家走的贾东旭板着一张司马脸,想来他今天的求职之路也并不顺畅。
李想国也觉得,就这么看着院子里也挺好。
可惜现在院子里人太少,天气也不好,要不然一帮老娘们儿凑一起估计会更热闹。
也不知道以后人多了,矛盾大了,会不会更热闹。
这也让他想起了贾张氏。
小说里魔改的贾张氏是大院祸乱之源,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可以没有易中海也不能没有贾张氏。
会不会现在大院里的岁月静好,全靠了贾张氏在负重前行?
这样想着,李想国在心里默念:想念贾张氏的第一天。
晚饭,李想国用五花肉炖了白菜,还放了点粉条。
等着收拾完以后,天色也彻底黑了下来。
挡上窗帘,去后边儿检查一圈,确认安全后,就站在窗边靠着堂屋的墙角进入空间。
进空间确认了下,空间的投影差不多刚好包括门口和这边儿的窗口。
经历了许大茂那回事儿,他也想测试一下这空间的安全机制。
也好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才会发出提示或者报警的。
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老易没回来,院子里又没人经过这一片地方。
隔着空间看了好半天也没发现什么异常,李想国也就不管了,拿出工具开始干活儿。
估算了下白菜苗的量,直接挨着种好的地打垄。
毕竟都是小苗,又不是营养钵育苗,也就用不到刨埯,倒是省了不少事情。
完事儿以后,舀水装进喷壶,把白菜的苗床浇透。
等了一会儿,再把菜苗拔下来。
太弱的苗,也都拔下来放在一边儿。
挑着健壮的直接按着合适的株距栽种到垄台上。
全都栽好以后,拔掉喷壶的花洒头,在白菜根部的土上浇上一点水然后再培上土按压一下。
靠着地头,李想国每垄留下十几棵没浇水,准备对比下成活率,再就是看看不浇水对缓苗影响有多大。
要是影响小或者没影响,以后就能更省事了。
反正就这么几十棵,就算全都死了对他也没什么影响。
剩下的一百多棵苗,他也全都拔下来,直接带去了隔壁空间。
靠边儿整理出一块地,栽种下去,留着育种。
要是不出意外的话,至少也能收个两三斤种子,肯定够自己种上好多年的。
再回来收拾东西,看看栽种好的几垄白菜,李想国也挺有成就感的。
至少有了这些,以后就不愁吃菜了。
吃不掉的也可以拿来养鸭鹅这些家禽。
这年头儿不光是东北,就算四九城一冬天差不多也都是萝卜白菜土豆子这些玩意儿。
家里不存些过冬肯定不正常,但是存得太多肯定也不好。
明年院子挖个地窖这活儿也肯定得安排上了。
每样弄一点放在地窖里,别人看不到就很难猜测自己到底存了多少过冬菜。
真摆在外面,只摆个十棵八棵的,搞不好都有人要眼红嫉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