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等兵详细地总结完近期作战情况和所获取到的情报之后,小鬼子的高层们围坐在那张巨大而又奢华的会议桌旁,开始了一场激烈异常的讨论。他们面色凝重,神情严肃,时而交头接耳低声商议着什么,时而慷慨激昂地发表自己对于局势的看法以及应对策略。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各种观点不断碰撞、融合,最终,一个全新的战略部署计划渐渐浮出水面。这个计划的内容涵盖了兵力调配、退守路线规划、后勤保障安排等各个方面,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反复推敲和深思熟虑。这群小鬼子们虽然不当人,但必须承认,让他们做这些专业的事儿,他们还是擅长的。
首先,经过一番深入研讨与分析之后,小鬼子高层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海上军事力量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他们当机立断,决心大力强化近海防御体系的构建工作。
于是乎,一项雄心勃勃的防御计划应运而生:他们意欲在澳大利亚沿海地区那些具有关键战略意义的位置,比如悉尼以及墨尔本等至关重要的港口周边,大兴土木建造起数量众多的防御工事和炮台(直到现在他们还不知道华夏的军舰可以远距离发射导弹)。
这些精心构筑的防御工事将会装配最新型号且数量庞大的高射炮群,比如最新型的ボ式40mm高射机关炮就计划部署超过500台。如此一来,便能大幅提升对于来犯之敌的舰船和飞机的侦测精度及打击力度。不
仅如此,为了进一步增强侦察效能,小鬼子还特意增加了侦察机的起飞频次,确保能够及时洞察敌军的一举一动。
同时,为了能够有效地阻止敌方舰队逐渐靠近,日本军方绞尽脑汁地想出了一个自以为绝妙的计策——在沿海的广阔水域内大范围、高密度地布置数量惊人的水雷。
这样做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构建起一道固若金汤、无懈可击的水下防线。用句新任海相的话说就是这道防线将会像铜墙铁壁一般横亘在海面上,让敌人一看到就心生畏惧,不敢贸然前进。
而在空中作战力量这个关键环节上,小鬼子经过深入思考后清楚地认识到,当前他们所面临的紧迫任务是尽快重新组建并大力增强航空兵的实力。
然而不幸的是,由于已经失去了本土,所以他们不得不加大力度在澳大利亚设立新的飞机制造工厂。而且在这些新建的工厂里,会将生产重心放在战斗机和侦察机等机型上面,并给予最优先级别的资源支持,毕竟现在考虑的是防御,而不是攻击。
由于之前的多次海上战斗已经证明了零式被彻底拿捏,所以在小鬼子刚到澳大利亚一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新型战斗机的设计研发工作。
一旦这些新型战机成功下线投入使用,它们首先会被部署去执行加强澳大利亚上空的防空巡逻任务,严密监控着领空范围内的一举一动;同时也会积极展开对周边辽阔海域的侦察行动,确保能够第一时间洞察到敌方的任何风吹草动。
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提升航空兵部队的生存能力和应变能力,小鬼子还策划在澳大利亚广袤的内陆区域建造众多的备用机场。这样一来,如果主要的机场不幸遭遇敌方的袭击,那么所有的飞机都能以最快速度转移到那些事先准备好的安全地带,从而避免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然而,他们根本无法想象得到,在不久的将来,这些看似先进的新型战斗机将会遭遇何等残酷的命运——它们即将面临来自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无情的肆虐和摧残。须知左钰早已成功地完兑换到了一整套喷气式战斗机的设计制造的全部系统。这个系统涵盖了从原材料供应到生产工艺流程等方方面面,无一不被精心筹备、妥善安排。
更为关键的是,在此之前,左钰还通过各种渠道拉拢来了多位国内顶尖的飞机设计专家。这些大拿们选择以经典的歼-7 战斗机作为蓝本,开始设计新型海军战斗机。之所以会首先选定歼-7 作为起点,其实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明智决策。
一来此时华夏空军已经全面装备歼-7;二来作为喷气式战斗机,歼-7上所采用的技术还没有到无法理解的程度。毕竟对于这样一个复杂且艰巨的任务而言,想要一蹴而就显然不太现实所以。
而且,小鬼子的机场建设计划显然忘了考虑华夏的超远程攻击能力,或者他们潜意识里不相信华夏可以用他们的火箭攻击遥远的澳大利亚。如果他们知道整个澳洲都在打击范围之内,那就不会这么上头了。
至于陆军的部署,小鬼子决定将兵力集中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地区,特别是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这里不仅有重要的工业城市和港口,而且地形相对平坦,便于部队的机动和防守。
同时计划在这里构建一道坚固的防线,利用山脉和河流等地形优势,设置多个防御据点。这些据点将配备重兵把守,配备大口径火炮和机枪,形成交叉火力网,阻止敌方陆军的进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