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偶遇修女,没有免费的午餐

作品:明朝:我的巨舰大炮|作者:山风木鱼|分类:历史|更新:2024-04-22 13:05:25|字数:7530字

崇祯对汤若望的学识很是欣赏,教堂门口那“钦褒天学”四个字,据说就是崇祯亲自题写的。

想到这里,王昊便决定要进去看看了。

看看能不能将这洋鬼子给拐到登莱去。

……

说到找洋人,肯定又会有人要骂王昊崇洋媚外了。

在民粹泛滥的时代,但凡谁敢说西方有某些地方先进,就会被骂得很惨。

但是,我们还是要理性地看待,不要坐井观天。不管怎么说,这人能多不远万里来到明国,那也是有些本事的。史载汤若望精通冶炼、铸炮、天文、机械制造等等。

实际上,在明朝末年,西方的自然科学已经开始……有些部分……领先明国了,尤其是在科学理论方面。

西班牙在公元1521年,就成为了“日不落帝国”。而现在是1641年,明朝灭亡是1644年。

也就是说,在王昊穿越到明朝这个时间点上,西班牙已经做了……120年……的日不落帝国了。

此时的欧洲,已经前后出现了五个“日不落帝国”。分别是西班牙、荷兰、葡萄牙、英国、法国。

……

比如说荷兰:

其领土面积只有4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80万,也就相当于我们后世的一个县。

但是他的殖民地却遍及全球,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到17世纪中叶,也就是明朝末年。

王昊穿越到明朝这个时间点。

总计有悬挂着荷兰三色旗的一万多艘商船或战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

……

再看王昊抢来的这艘大帆船,有将近1300吨的排水量,船上有50门火炮。但是,这还不能算大型大帆船,只能算得上“三级风帆战列舰”。

在同一时期的一级和二级风帆战列舰,排水量在1500吨到2000吨之间,火炮数量多达70门以上,最多的有100多门火炮。

当然,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吨位更大,排水量达到2500吨。

但是,“海禁”之时,所有的图纸、船只都被销毁了,连建造宝船的工匠也都被杀死了。

……

明朝经历了长达……203年……的“海禁”!

直到崇祯七年才开海禁。

等到崇祯七年重新开海之时,造船技术早已退回到了唐宋时代!

在冶炼、铸炮、造船、机械制造等方面,尤其是理论知识方面,西方已经开始赶上明朝,并在某些方面有所超越了。

据历史记载,到了明末时期,在科技方面已经开始了“西学东渐”之风。

徐光启、孙元化、王徽等一大帮人都是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的代表人物,

……

而且,能够从欧洲路出来,到处探险或传教的,也都是有些能力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

王昊若想要快速发展,忽悠一大帮传教士来帮自己打工,或者抓一大帮“歪果仁”来做免费劳力,无疑都是一种捷径。

但是,这京师教堂里的这帮人,明显是不能抓的,暂时只能靠忽悠。

想到这里。

王昊便让许策等人带着亲卫们留在门口。

然后,便走上前去,拉住那位漂亮修女的小手手。

……

修女吃了一惊,正要挣扎时,却听王昊用西班牙语说道:“我要见你们的汤若望神父,还请帮忙通报一下。”

那漂亮修女瞪大了眼睛,她根本就没有想到,眼前的这位大明朝的将军还会说西班牙语,虽然发音有些不同,但也还算流利。

还色色地拉着自己的小手手。

顿时感到又心慌又喜欢。

……

(附录图片,美貌的中欧混血修女。)

……

愣了一下,也用西班牙语对王昊道:“我这就去通报汤若望先生。”

说吧,便挣脱王昊的大手,屁股一扭一扭地跑去找他们的老大汤若望去了。

没多久,就带着一个五十多岁的欧洲男子出来了。

这个欧洲男子,就是汤若望。

两人互相介绍了一下,然后,就用西班牙语叽里呱啦地说了起来。

汤若望是德国人,不过西班牙语也是精通的。

此人在中国前后共住了47年,到王昊所在的这个崇祯十四年时,也已经住了二十五年了。

他会说中文,而且说得非常流利。

但王昊却偏偏要跟他说西在牙语!

汤若望没想到有大明朝的一镇总兵,还有会说欧洲话的。所以,两人聊得特别开心。

这里又得说明一下,用西班牙语跟汤若望交流也不是王昊崇洋媚外,而是为了让汤若望觉得惊奇和亲切,从而增加认同感,容易被王昊忽悠。

传说中的跟狼打交道首先得学狼叫,跟狗打交道首先得学犬吠,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两人来到教堂中,在一起谈了很久。

最后,王昊答应,在十年之内,帮他在登莱建五座大型教堂,并允许他去登莱自由传教。但是,世界上没免费的午餐。

免费的夜宵也没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朝:我的巨舰大炮》,方便以后阅读明朝:我的巨舰大炮第29章 偶遇修女,没有免费的午餐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朝:我的巨舰大炮第29章 偶遇修女,没有免费的午餐并对明朝:我的巨舰大炮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