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殿试(一)

作品:李景行的科举之路|作者:玉米扒舞|分类:历史|更新:2024-04-24 11:27:32|字数:5422字

终于到了进宫殿试这一天,天空放晴,一看就知道今天的天气不错。

清晨的街上还被雾气弥漫,但李景行他们还是听到早起的街道忙碌的声音。

李绍轩和林子俊也早已经穿戴整齐在李景行家门口集合。

迎面而来的徐铭泽也来给他们加油,“师兄们,等你们的好消息!”

几人相视一笑,就开始出发,等他们到宫门口后,就看到他们这一批同年站在一边。

入口那都是朝廷的百官进宫上朝的景像,一边是历尽沧桑在朝堂上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的官油子。

一边是今年新科前去殿试的贡士,看起来那么朝气蓬勃富有生机。

一旁的同年们看到李景行他们来了,赶紧让李景行站在最前面。

随着宫门慢慢全部打开,一群礼官就开始点名确认。

这个宫门三年才开一次,只有每三年一次的殿试才会开启。

平常百官们上朝都是开个半边,随着礼官的点名,大家都是全部竖立在一边。这个时候可没有人会交头接耳大声喧哗。

随着让他们按排名都站好后,就带进宫门前一道道开始排查。

这个排查可不是怕你带小抄,而是看你有没有不怕掉脑袋带一些危险物品。

李景行因为对这个流程十分熟悉,所以很快就配合好侍卫们的搜查。

两百多人数目可不小,等他们进入皇宫里面,所有人都不敢左顾右看,站在阶梯下面看着前方那高高的阶梯。

那屹立在那里看起来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的宫殿,周围五米之内就是御林军值岗。

让人看一眼就望而生畏,随着钟声敲起,很快几名礼官就带着他们前往保和殿。

等他们走到保和殿,殿内已经分列站好了一排排坐大臣们,一般站队也是有讲究的,分为文武两队。

越靠前就证明官职与权力越高,而且一般文武都会处于对立面,处于谁也看不上谁。当然也不一定,也有很多关系不错的,但都不会怎么表现出来。

李景行看着整个大殿密密麻麻摆放的案桌,前十名的贡士都在黄金位置。

礼官带领他们先给殿内的百官行个学生礼,然后就让他们走到自己的位置上。

皇帝还没有出场的,没有一人敢坐下来,等到大殿已经被阳光照射进来一束阳光。

皇上才浩浩荡荡迈着九五至尊的步伐进殿,随着钱公公尖利的背景音响起。

殿内的所有大臣和考生纷纷低头开始行跪拜礼。

“臣等(学生)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直到皇帝走到高台走在龙椅上开始宣平身。

此刻所有的官员才依次开始起身谢恩,他们这群考生,此刻都知道很多人在盯着他们,所以没有一个人敢有侥幸心理偷看圣颜。

今天的主题就是他们这群考生,随着台上吩咐他们这群考生落座,很快就有内侍官给他们这群考生颁发卷子。

考场上现在除了监察官与训试官与一些内侍们,就是皇帝和太子以及八位阅卷官在,其他的官员都已经离开了。

皇帝此刻也是一脸威严,让太子去敲响考试开始的钟声。

只听一位官员高喊一声“开卷”!

随着三声低沉肃穆的钟声响起,他们也很快就把目光集中在桌案的试卷上面。

李景行还是跟往常一样开始检查试卷,把姓名和籍贯写上。

“问帝王之策与帝王之心!”

第一题就这么炸裂吗?竟然询问他们治国策,寻求治理国家、统治天下的方法和政策。

李景行只能按照这六个观点来写 ,询问治国策略、 了解君主想法、助力国家治理、把握君主意图、洞察政治局势、自身发展考量。

难道还能给皇帝大人开批斗大会吗!他又不是活腻了。

以下是一篇围绕“问帝王之策与帝王之心”的文言文策论:

《论问帝王之策与帝王之心》

“古之帝王,承天之命,治世之责在肩。其策之良莠,关乎社稷之安危;其心之所向,牵系万民之福祉。

问帝王之策,乃求治世之方。策者,计谋也,方略也。帝王之策,当以民为本,以国安为要。须广纳贤才,听谏纳言,明辨是非,方能制定出利国利民之良策。

然策之施行,亦赖帝王之心。帝王之心,当有宽宏之度,慈爱之仁,坚毅之志。宽宏则能容万物,慈爱则能怜众生,坚毅则能克艰难。

昔尧舜之治,以仁为本,广施德政,天下归心;桀纣之暴,残虐无道,民心离散,国亡身灭。故帝王当以尧舜为范,以桀纣为戒。

问帝王之策与帝王之心,实乃治国之要道也。策为术,心为道。术道相辅,方能成就盛世之业。

夫为臣者,当以忠直为本,直言进谏,辅助帝王行良策,正其心。君臣协力,同心同德,则国家昌盛,百姓安乐。

是以,问策问心,乃为君为臣之责也。当铭记之,践行之。”

李景行觉得自己写的很不错,既写出了了问题,又暗暗拍了明宗帝彩虹屁。还把担子分摊给群臣,这样皇上大人的压力就减轻多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李景行的科举之路》,方便以后阅读李景行的科举之路第109章 殿试(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李景行的科举之路第109章 殿试(一)并对李景行的科举之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