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打边炉

作品:小族长的奋斗|作者:清河小子|分类:仙侠|更新:2024-05-12 15:57:45|字数:5024字

有了两位朝廷三品大员的支持,张恪自然大为高兴。不过,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凡事谋定而后动,张恪觉得此事还需要再好好仔细地谋划一番,力求稳妥的。不过,对于玉米之事,张恪并不打算藏着掖着,无论海贸之事能不能成,什么时候能成,都是要尽快将其推广开来种植的。于是,他道:“我已从红民人那里运回来几百斤玉米了,烦请苏城主尽快安排人去那些大船上将其运上岸来。另外,红民国使团中还有几个懂得玉米种植的,须要好好对他们予以笼络。毕竟如何留种,育种及后续的种植还需要他们的指导。”苏沐闻言,不敢耽搁,急匆匆地去安排,此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自然也是极为的上心。

周勃对此自然也是极为重视的,此时的他已经在脑海中构思着如何写奏疏将此事上呈皇帝朝堂。诸事交待完毕,眼见老师已坐到案后开始书写奏疏,张恪便起身告辞。正沉思着的周勃,只是下意识地点了点头,不过在张恪刚走到门口时,周勃倒是又勉励了一句:“恪儿,你能将此物带回来,可见心中是装着百姓生计和社稷福祉的,为师很是欣慰。”张恪闻言,又转头对老师躬了躬身,方才返身离开。

出了城主府,张恪便雇了辆马车,往城外的鹤园而去。怎料下了马车,走进了鹤园,里面却是空无一人。找了一圈后,终于在桌子上找到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

公子,我们等了一下午,你都没有回来。如今我们已去往矾楼看《窦娥冤》的演出了。因不知你几时会回来,家里又没有人,所以未敢生火造饭。你若回来,东厨备有诸多食材,公子可自行下厨或者来矾楼寻我们。

——哈尼

看到这张纸条,张恪赶紧追出门去,奈何那辆马车早已远去,张恪喊了几嗓子后,见其始终不曾停下,便只好放弃,目送着马车消失在视野中,张恪返身回到屋内。唉,明知道自己要回来,她们还跑去看演出,这《窦娥冤》看来很吸引人啊。肚子饿得直打鼓,便去到厨房,寻摸了一圈后,食材倒是很多,但一时间却不知道要做什么。临时煮饭的话,还要生火啥的,自己就一个人的情况下,又觉得犯不上这般麻烦。倒也不是不会,就是懒。想了想后,便寻了个陶锅,找了些木炭,决定还是弄个打边炉来吃一吃好了,毕竟也好久没吃过了。

找了根排骨,姜葱,洗了洗后,在院子里生起火,架上锅,便开始炖汤底。这个世界没有味精之类的东西,吃的全是食材的本味。张恪便将厨房里,能找到的又适合下火锅的食材,都弄进去一锅炖了,还别说,只是下了点盐巴,但底汤的味道却是甘甜醇厚。在炭火上咕噜咕噜了一会儿后,张恪又用酱油,醋和青蒜给自己弄了一碟蘸料,尝了尝咸淡,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便挽起袖子,开始享受起,来到这个世界后的第一锅打边炉。虽然只是简单的做法,但却突出了食材的本味,张恪吃得是不亦乐乎。吃了一会儿,又去找了坛酒,这下子,就真的是完美了,嘬了一口酒后,张恪咂吧咂吧嘴,这感觉真的是——舒坦啊。

正惬意的享受着时,院门口传来了马蹄声,张恪抬眼望去,借着月色,便看到了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停在了门口。这辆马车张恪倒是见过的,那是高家的马车。张恪站起来,走到门口时,高芝和高兰主仆也正走下车来。见到张恪后,高芝屈膝盈盈一礼,张恪连忙躬身还礼。

“晚间,在矾楼里,忽然见到大丫姑娘,才知道张公子已经回来了。她们都要看演出,我想起张公子独自一人,也不知道有没有吃晚膳,便自作主张,带了些饭食过来。”

“呵呵,有劳高小姐费心了。哦,两位快快请进。”

高家主仆从车内提了两个食篮,跟着走进了院子。进来后,却见院中一角,架着座炭炉,上面一个陶锅,锅中烟气升腾,里面正咕咚咕咚的煮着东西,光看着,却是显得清汤寡水的。两女自然是不曾见过清水打边炉的,见到张恪似乎就在吃着这东西,便猜想,他可能是因为不会下厨,因此才这样子随便对付一下的。这事儿,自然也不好说破,高兰自去屋里寻了张小桌子,放在炭炉旁,然后将食盒中的菜取出来放在桌子上。高芝盈盈笑道:“这些都是矾楼的师傅做的,也不知道合不合公子的口味。”

张恪自然又是一番感谢。说起来,也不过见过几次面,还谈不上有多深的交情,却还惦记着自己会不会饿肚子,特意大老远的送饭来,真的是令人感动啊。进屋搬了两张椅子,高兰拿了两副碗筷,三个人便一起在院子里吃起了晚膳。

期间,见张恪还时不时往陶锅里扔青菜,豆腐等食材,在里头随意煮了煮,便捞出来放到蘸料碗中涮了一下,就直接吃了起来,看样子还甚是享受的样子。两女见状都有点奇怪:这样子也会好吃吗?也太随便了吧!尤其是高兰,本来就是个馋嘴猫,见张恪吃得欢,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小族长的奋斗》,方便以后阅读小族长的奋斗第12章 打边炉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小族长的奋斗第12章 打边炉并对小族长的奋斗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