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五丰农学府

作品: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作者:扶风晓月|分类:历史|更新:2024-05-14 17:40:54|字数:6334字

许通离开后,武百立即开始下一步的布局。

他目光坚定地对张清说道:“张清,现在单州城内兵力空虚,我估计留守的兵力不过千人。”

“你率领五千兵马,即刻出发,务必一举攻下单州。”

张清精神抖擞地应道:“是!”

随即转身离去,准备率领兵马攻打单州。

张清走后,罗隐走到地图前,指着上面的标记对武百说道:“主公,如今山东兵力空虚,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我们可以让兖州的兵马南下攻打徐州,沂州的兵马南下攻打淮阳军。”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控制山东的大部分地区,将宋朝的势力范围压缩到西部。”

“最后,我们再一举拿下剩余的地区。”

武百听后大为赞同:“好计策!军师,请你帮我写两封信,然后派人分别送到兖州的武松和沂州的孔亮那里。”

罗隐点头应是,随即开始书写信件。

不久后,两封书信完成。

武百派人快马加鞭,分别将信送往兖州和沂州。

与此同时,张清已经率领五千兵马出发,直奔单州而去,他们的行动迅速而果断,意在趁宋军不备,一举拿下单州。

另一方面,武松和孔亮在收到武百的书信后,也立即开始行动起来。

他们分别率领各自的兵马,按照罗隐的计策展开行动。

一场针对宋朝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在武百的精心策划下悄然展开。

山东的战局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武百的义军凭借着精心的策划和果断的行动,逐渐占据了上风。

而宋朝方面,由于兵力分散和空虚的弱点被义军抓住,开始陷入了被动防守的局面。

几天后,平乡张村的土地上已经完成了全面的播种,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武百坐在罗隐家的院子里,亲手刷洗着一台挖掘机,他的动作认真而仔细,仿佛在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

这时,何牧从远处走来,看到武百亲自在刷洗挖掘机,不由得笑道:“主公,这等小事,何必劳您亲自动手?”

武百抬起头,笑着说道:“这点小事,不需要麻烦别人。”

“我自己来就行了。”

何牧点点头,他接着说道:“主公,我已经考察了平乡其他的土地,并且和各地的村长都谈过了。”

“他们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们随时可以过去种植。”

武百停下手中的活计,问道:“何牧,这平乡县一共有多少亩地?”

何牧回答道:“据统计,共有十八万亩地,这可是一片广袤的沃土啊。”

武百感叹道:“这么多亩地,只靠人力耕种是不行的。”

“我们必须培训一些人学会开挖掘机,提高耕作效率。”

何牧深以为然:“确实如此,现代化的农业离不开机械化。”

“如果我们能够培训出一批熟练的挖掘机操作手,那么耕作的速度和质量都将大大提升。”

武百接着道:“不仅如此,我们还需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

“只有掌握了更多的知识,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农业技术。”

何牧眼睛一亮:“主公说的有道理。不如我们开设一个学府,专门负责培训农民和挖掘机操作手。”

武百听后大为赞同:“我也正有此意。”

“开设学府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还能为我们的农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这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

说干就干,武百和何牧立刻开始着手筹备学府的开办事宜。

阳光照耀在罗隐家的院落里,武百带着满腔热血走进罗隐的书房。

军师此刻正沉浸在书海中,见到武百到来,他放下手中的书卷,微笑相迎。

“军师,我有一事想和你商量一下。”武百开门见山,神色凝重中带着几分期待。

罗隐轻轻颔首,示意武百继续。

“我打算把你家拆了,盖成农业学府。”武百的语气中透露出坚定与决心。

罗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随即他微笑着点头:“可以啊,这种利国利民的事情,我当然全力支持。”

武百听到罗隐的答复,心中大喜:“真是感谢军师。我的计划是这样的,你家,还有你的院子,加上后面的荒地,盖成个五层楼。”

“这将成为我们培养农业人才的摇篮,为天下的农民树立一个榜样。”

罗隐听后,不禁笑出声来:“这么大的工程,可要辛苦俘虏们了。”

“哈哈哈,军师所言极是。”武百大笑几声,但随即他眉头微皱,似乎想到了什么棘手的问题,“不过,军师你说得对,如果宋军听说被俘后不仅要种地,还要盖楼,以后怕是不愿意投降了。”

罗隐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我有一计,可让宋军都愿意投降我们,还愿意干活。”

武百闻言大喜过望:“军师请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方便以后阅读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第143章 五丰农学府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第143章 五丰农学府并对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