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还不去侍奉着

作品:大宋小商圣|作者:王云迪|分类:历史|更新:2024-05-03 10:17:57|字数:4720字

陈铭选择使用“好心办错事”这个说法,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既然已经决定要和郑家联姻,将来就是一家人了,那么自然是希望尽可能和平解决问题,不是吗?

跟天斗、跟地斗、跟空气斗,这么做有什么必要呢?

尽管如此,陈铭的话语仍让老叔公脸上有些挂不住,他手中的龙头拐杖重重一顿,严肃地说:“我们是在维护礼法,整饬纲纪,有何过错?小家伙别以为你是客人,就能随随便便批评我们郑家的是非!”

“您老人家们的初心确实很好,只是受到了一些人的误导,并且可能对国家的制度也有一些误解。”

陈铭镇定自若,既不失礼也不怯懦,开始阐述起自己的观点。

“哼,小小年纪口气倒不小,古人云:‘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小子与寡妇厮混,那是天大的罪过,现在提起来我都觉得丢人脸!”

老叔公冷冷哼了一声,立刻搬出大道理,抢占道德高地。

听到老叔公这么说,陈铭却笑了,大声回应道:“圣人的话,我们自然应当聆听……只可惜最先说出这句话的人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假圣人!”

此言一出,全场震惊,所有人都愣住了。要知道,在大明朝,理学十分兴盛,公开批评儒家圣人,这比顶撞老叔公更为可怕。若是被那些大学者知道了,估计会被他们写文章骂得体无完肤。

“公子,千万不可诋毁圣人啊!”郑清见状,在一旁紧张不已,赶紧低声提醒。

郑沛则面色凝重,手抚胡须,面无喜怒。

“我就要揭露这些假圣人、伪君子,像程家兄弟,还有那个谁,朱熹……这些人满嘴仁义道德,肚子里却全是龌龊的东西,提起他们我都觉得脏了自己的嘴!”

然而陈铭对郑清的提醒置若罔闻,直接切换成怒斥模式继续炮轰。

“嘿,小小年纪口气真大,竟敢狂妄地批评这些先贤,那你说说看,你的道理是什么?”

老叔公听着陈铭一番脸红脖子粗的大声咒骂,非但没生气,反而冷笑一声追问。

陈铭听了,也不客气,拱手说道:“那我就随便聊聊,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各位长辈多多包涵,多多指教。”

“先说程颐,宋朝时司马光去世后,朝廷让他主持丧葬事宜。在举行丧葬那天,恰好又是朝廷要在明堂举行大典并实行大赦的日子,所以大臣们都先去朝贺,再去悼念司马光。你猜程颐怎么说?”

“他说‘庆吊不同日’,不允许大臣们去吊唁,这不是胡闹嘛?人人都知道死者为大,他的这种见识还不如一个平民百姓。”

“这些可不是我瞎编的,《程子微言》这本书里可都写着呢,后面还有苏东坡评论这位程子,说他太过迂腐……如果司马文正公在地下有知,估计棺材板都得被他气得盖不住了!”

“再说到寡妇改嫁的事儿,据我所知,程子家的侄媳妇确实改嫁了……这可不是我在乱嚼舌根,书上明明白白记录着呢。”

“我读书不多,才刚刚懂得一些文墨,各位长辈您们都是饱读诗书之人,肯定比我更了解这些典故。我说的这些都是实话!”

陈铭说得确凿无疑,一番言论令厅堂上的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倾听。

他瞥见老叔公脸色虽然不太好看,但相比刚开始时已略有缓和,不再怒目圆睁、吹胡子瞪眼,而真正的主角郑沛则一副淡然处之的模样,眼皮低垂,鼻子看鼻,似乎早已胸有成竹。

老叔公微微颤抖着对陈铭说:“年轻人,你这番大逆不道的狂妄言论,要知道朱熹曾说过‘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可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这个朱熹简直就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通俗点说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自己和尼姑不清不楚,却不允许寡妇改嫁,这不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

听到老叔公提及朱熹,陈铭忍不住直接揭开了朱子的一些八卦秘闻。

这么一说,使得厅堂上的众人都有点想笑,却又不好在这种场合失态,只得强忍住笑意,憋得十分难受……

“真是粗鄙不堪,不像个人样……”

老叔公脸色阴沉地啐了一口,拿起茶盏喝了一口,却又不知何故被呛到了。

这下子,周围的年轻一辈又一阵手忙脚乱,忙着帮他顺气拍背。

过了片刻,老头子缓过来后,又是顺气又是捶背,终于恢复了生气。

“哼,年轻人净会狡辩,满嘴胡言,但这小子跟寡妇勾搭在一起总归是违法了吧……”

老叔公满脸冷霜,沉声质问。

“先不论显明兄和那位妇人两厢情愿,根本没什么出格的行为,并且依据《大明律》,逼迫寡妇改嫁也就只是‘杖八十’的处罚,在唐朝和宋朝时期,也就是‘徒刑一年’。”

“这位仁兄当年已经被处罚过了,并且已经在密云辛辛苦苦打铁四年多,该打的打了,该罚的罚了,所有的罪名也都清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宋小商圣》,方便以后阅读大宋小商圣第155章 还不去侍奉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宋小商圣第155章 还不去侍奉着并对大宋小商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