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乞巧(上)

作品:汉魏风骨|作者:Ms.林羽|分类:历史|更新:2023-10-16 12:25:56|字数:13676字

我以乞巧节为由,向卞夫人申请,邀请府中兄弟姊妹,在蕙兰院举办一场宴会。卞夫人因任霜办绣坊之事有我在其中出力,不但允了我的请求,还准我当日邀请崔家兄弟一起入府玩耍。

于是我撸起袖子,开始在蕙兰院里酝酿一场精彩大戏。

第一步,研制开阔场地娱乐器材。

我腾出前院后院场地,并唤来府内匠工,让他们依着我的描述锻造铁索、铁架,锯木成板,做成秋千、单杠、双杠、竖梯、木马、翘板等,置于北墙角空地。

第二步,准备各式各样的游戏玩具。

彩带结绳、鸡毛作毽、铁环为锁、皮革成鼓、竹制风车……在热情似火中,我制作了一堆适宜儿童玩乐的物什,就像当初在崔府中一样。这次有秦纯在旁监督,不会再出差错。只是她看着我扎身木屑中,捣鼓这些小玩意,觉得很滑稽,还一个劲在旁笑。

第三步,搭建戏台,准备美食点心。

圆形木台是临时搭建的:台前环绕着一圈盆栽,台上铺垫着朱红的毛毡,台后配着历史人物画的屏风,台下设好席案。

除了干枣、梅子干等果脯,我还用平日里卞夫人赏赐我的珠钗首饰,去集市里购进不少像木瓜、甜瓜、蒲桃、脆李这样的时令果蔬,以及油炸馓子、蜜酱糕饼、糖饴食品等吃食,将果蔬、果脯都摆成拼盘,用香草作为点缀的花样。当然,露天聚会怎么能少得了烤肉。我买下一只小羊羔,借来烤架,削木成串,并买来花椒,鸡舌香、木香、茴香、生姜、白芷、辛夷、陈皮、薄荷、黄酒、盐、醋、酱等物制成调料。

万事俱备,帖子发下后,很快家中姊妹兄弟都来蕙兰院相聚,我也欢欢喜喜地去叔父家接了铖儿、锐儿和铭儿。

许多时日不见,铖儿似乎又长高了不少,而崔锐和崔铭俩兄弟也变化不少。我领着他们从外府走进内宅,穿过大小长廊,看遍花鸟鱼禽。

叔父崔琰的长子崔锐,满是少年气息,正是好玩好动的年纪,一入司空府,莫不四处观望,不时撞到迎面路过的侍女,还笑哈哈地拉着我的袖子问东问西。

“阿姊你们这儿一天吃几顿呀?”

“听说阿姊你跟曹二公子学了武艺,那你现在一定很厉害了吧!”

“阿姊阿姊,锐儿还想玩之前的鸠车竹马!”

“……”

小铭儿则不同了,他还年幼,只扎着总角,见了府中仆婢等生人面孔,都一个劲往我身后钻,说话也是小心翼翼的,甚至想回家,我忙笑着拍拍他肩膀说不怕不怕,说待会儿有好多好吃的。

至于胞弟崔铖,则显得较为老成。自上回被何晏等人欺凌后,他便开始在府中发愤读书,一路上,铖儿都十分拘谨且谨慎,特别留心地观察了府内环境,还询问我住得好不好,跟那些公子们相处得怎么样。

“铖儿不但长高了,还长大了,知道关心阿姊啦!”

“阿姊说笑,这世上哪有不关心自己亲人的。”

“近些时日,铖儿功课渐长,不知可有所特别的收获,想同阿姊分享呢?”

没想到他却神秘地笑了:“阿姊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铖儿记着呢,可书外的世界,阿姊却不知有多精彩。”

“哦?何出此言?”我好奇问道。

只见崔铖左右顾盼,压低声音对我说道:“阿姊鲜出府宅,不曾见得这邺城诸多市井风情。邺城士庶繁多,本土与外地人士混杂聚居,虽是曹司空辖治重地,平民权贵间之矛盾却日益深重。”

我对崔铖的话吃了一惊,看四周无人,方听他继续说下去。

“阿姊不知,铖儿亲眼目睹,那广阳门大街与建宁大街上,常有纨绔子弟,纵马惊扰市集,为首的,高头大马,莫不是世宦子弟,或斗鸡走马,或聚众作赌,或饮酒贪欢,或流连风月。铖儿常读桓灵乐府诗,以为王侯奢糜、贵胄淫游乃是衰世固有之景,后来方知,天下大乱,侈逸之风,至今未休。”

“可曾有权贵公子欺负于你?”我警惕地问道。

铖儿却只低头不语。

见此情状,我便心知崔铖一定受了不少委屈。叔父崔琰是曹操身边当红之人,他刚正不阿,在州牧府衙署的行事作风,早已闻名全邺。城中怕是有不少权贵都忌惮于他,崔铖与那些贵公子在街上碰着,不被他们为难才怪。我越想越气,气的是我这个当姐姐的居然全不知晓。而铖儿也从不主动跟我说起,是不想给我增添麻烦。小小年纪便如此“懂事”,让我一阵心酸又心疼。

“铖儿,你要记着,你是清河崔家的公子,你跟他们那些人不一样。你还记得当初你跟阿姊约定的吗?你说过,你以后长大了要当大将军的,现在这个天下,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公平?为什么那么乱糟糟的?都是因为诸侯割据,战乱不休,百姓才过不上好日子。等你再长大些,就可以去从军,跟在彰公子身边,定能学到很多东西!”

铖儿听了却并不十分高兴:“曹家公子也不见得多好,阿姊,你还是少跟他们往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汉魏风骨》,方便以后阅读汉魏风骨第三十一章 乞巧(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汉魏风骨第三十一章 乞巧(上)并对汉魏风骨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