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集 夜袭草堂寺

作品:明末之定都上海|作者:南山跳跳虎|分类:历史|更新:2024-05-05 12:38:35|字数:4662字

第二天,小橘子汇报说,黑胖子一伙儿人正在大张旗鼓地装车,估计马上就要走了。

蓝采和去找崔元方,却找不到人。

一直等到晚饭前,崔元方才风尘仆仆地赶回来,神情极为亢奋。

他把背后的汉子一把拉到蓝采和面前:

“这是我在草堂寺刚刚结拜的兄弟,

来来来,

你们俩也亲近亲近。

以后,

你是二哥,他是三弟。“

那汉子赶忙抱拳拱手:

“小弟是锦衣卫派驻汉中府的总旗张京生,见过二哥。“

“啥?

锦衣卫?“蓝采和一脸懵。

那人浓眉大眼,身体健壮,看起来二十出头, 典型的北方人气质。

和张京生糊里糊涂地相互见礼,成了兄弟。

跟崔元方说了黑胖子的事,没想到这家伙现在对此已经不感兴趣,只拍了拍蓝采和的肩膀,神秘道:

“土匪的事,先放一放。

抓紧做一下准备,咱们马上出发,

先去把白莲教的堂口端了再说。”

“啥?

白莲教?!”

蓝采和彻底晕了,怎么又冒出来一个白莲教呢?

蓝采和虽然没有太多历史知识,但也知道,这两家没有一个是善茬。锦衣卫自不必说,朝廷鹰犬嘛,强力部门中的强力部门。

而白莲教,到底是咋回事,蓝采和其实说不清楚。

不过他隐约知道,后世在小说里看到的弥勒教,明教,摩尼教,闻香教,义和团,小刀会,红灯照等等等等帮派势力,根子上都是白莲教。

这种规模巨大,鱼龙混杂的组织,一旦沾了边,必然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蓝采和很想立刻就走,到矿山上去砸石头,总好过这里越来越大的未知凶险。

崔永方见他还在犹豫,眼睛一瞪,威胁道:

“你要是敢不去,我立刻就跟你割袍断义!”

说完,就蹬蹬蹬地走了,说是去接他哥,然后就要点起人马,杀奔草堂寺。

张京生陪蓝采和到王记铁作,取了定做的狗腿刀。

东家王启年不在,就约了改天再来拜访。

两人又回到湖广会馆崔永方的房间,要了晚饭,两人边吃边聊。

张京生极为健谈,十分符合后世北京人的特征。

他是袭职的锦衣卫,世世代代在京城当差。

两年前,新来的上官不喜欢他们这些坐地户,嫌他们太抱团,不好指挥,于是就借故把他们一个一个地派驻外地,眼不见心不烦。

张京生就这样到了汉中。

蓝采和对于锦衣卫十分好奇。

他印象影视剧里的锦衣卫无不是鲜衣怒马,骄横跋扈,动辄抓人下狱,地方官员或者是驻军将领见了他们,无不瑟瑟发抖。

“三弟,这么说,

在汉中城里,你就是光杆一个人,

既没有手下,也没有监狱?“

“是。”张京生惭愧地低下头。

“那你平常怎么办理案件?”

“好让二哥知晓,

小弟平时并不办案。“

“啊?……”

原来张京生刚来时,工作热情也是很高的。

连续给上官上报了多次情报,但北京始终不予回复,既不表扬也不批评,并且,也没有拨付过活动经费,似乎彻底忘了他这个人的存在。

所以,张京生后来也就不再上报消息,也不和汉中本地的各种衙门往来,变成了一个影子机构。

但是对于本地驻军的问题,以及白莲教的动向,他还是一直密切关注的。

因为如果真出了大事,他这个锦衣卫肯定是要被最先推出去砍头的。

崔元方去草堂寺暗中侦察,能够遇到张京生,就是这个原因。

听完张京生的哭诉,蓝采和不禁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等自己赚到钱以后,完全可以把这个锦衣卫汉中站承包下来嘛,然后招兵买马,再修一个大监狱,看谁不顺眼,就直接抓进来,严刑拷打一番,日夜不停。

那样的日子,岂不是美滋滋!

初来乍到的缉贼通判衙门,似乎各种公事办理起来很不熟练。

一直到这天晚上的子时,也就是十二点前后,崔元方才叫开了汉中城西门,带着二百名护卫,以及从知府衙门借调的五十名快班衙役,

还有蓝采和与张京生,浩浩荡荡出发了。

路熟的衙役打着灯笼在前面引路。

虽然是沿着官道走,但毕竟是土路,不算平坦,还有横七竖八的车辙印迹,摸黑赶路,总是深一脚浅一脚的感觉。

“这也太黑了吧,一丝亮光都没有,”蓝采和嘟囔道:

“要是手电筒带过来就好了。”

“啥?

二哥,你说啥?“旁边的张京生问。

“没啥,我是说啥时候能到?”

“这里过去二十多里路,总要走两三个时辰吧。”

崔元方骑着高头大马靠过来,压低声音道:

“今天抄了白莲教的堂口,

可算是大功一件,弄得好还会上报皇上呢。”

又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之定都上海》,方便以后阅读明末之定都上海第十三集 夜袭草堂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之定都上海第十三集 夜袭草堂寺并对明末之定都上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