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集白莲教建国

作品:明末之定都上海|作者:南山跳跳虎|分类:历史|更新:2024-05-05 12:39:10|字数:4496字

七月二十,宁羌州城

白莲教教主九戒大师的登基大典,即将举行。

州衙附近的所有街道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数千名白莲教的兵卒,红巾缠头,赤裸着上身,手持钢刀,将闲杂人等阻挡在外。

此时的州衙门口,张灯结彩,鼓乐喧天。

上千名参加典礼的宾客,都身穿华服,整齐列队,一派喜气洋洋。

白莲教教主九戒大师,率领一众文武大臣,自州衙里鱼贯而出。

他们沿着一条长长的红毡,来到广场上,依次登上前一晚上才搭建起来的木制天坛。

九戒大师五六十岁的年纪,身形瘦高,须发皆白,他头戴金冠,身穿明黄龙袍,上面绣着的九条五爪金龙,在阳光照耀下,散发着逼人的威仪。

随着礼部官员“吉时已到!”的吆喝声,台下的祁家戏班奏起了欢快的乐曲。

九戒大师亲手点燃三根巨香,插到香案上。

那司仪又喊:“一叩首!”

九戒大师后退几步,率领文武大臣以及广场上的数千名观礼宾客下跪磕头。

“再叩首!”

“三叩首!”

“宣旨!”

庄严肃穆,落针可闻的广场上,响起了新任礼部尚书何秀才激动万分的诵读声:

“皇帝臣成,敢用玄牡,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只:

明有天下,历数百年,行气数终,禄胙运尽,普天弛绝,率土分崩。

崇祯无道,窃居神器。群臣将士,以为社稷堕废,成宜修之。

成惟否德,惧忝帝位,询于庶民,外及蛮夷君长,佥曰:

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率土式望,在成一人。

成畏天之威,又惧邦国将湮于地。

谨择元日,与百僚登坛,受皇帝玺绶。修燔瘗,告类于大神。“

何秀才写的稿子晦涩难懂,读得又慢,很多人在地上趴得难受,悄悄扭动不止。

终于传来监礼官“礼成!”的口令,众人才纷纷欢呼着站起身来。

祭天已毕,礼部尚书何秀才奏请新皇即位。

九戒大师在礼部官员引领下,回到州衙大堂,在悠扬的韶乐声中,走上台阶,坐到了宽大的龙椅之上。

此时,他的心情非常激动,如同喝醉了酒,头脑里很有些恍惚。

待看到殿中一众文武大臣,各就各位,在监礼官的指挥下,行三跪九叩大礼之时,九戒大师的心脏几乎都要从喉咙里跳了出来。

随后新皇颁布诏书,定国号为“极乐”,年号为“龙凤”,明年即为“龙凤元年”。

又发诏书封赏群臣。

除了六部尚书,还封几个山寨的头领为征东,征西,征南,征北大将军,封至善大和尚为护国天师,封祁三妹为“圣女”,品级都是正二品。

登基大典之后,龙凤帝九戒大师在州衙,如今已经改称皇宫,大宴群臣。

望着下面热火朝天的宏大场面,龙凤帝九戒大师笑得很是矜持。

这次建国称帝,由于时间上过于仓促,很多事情都准备得很不完善,比如官服不够,最后只好征用了祁家戏班的不少戏服应急。

比如宫中没有太监,只好临时在教众里征召了一批,草草净身充数。

凡此种种,九戒并不以为意。

重要的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自己终于在今天登基称帝了。

九戒大师俗名王成,三十年前,他的师傅发动白莲教造反,最后功亏一篑,被官军剿灭。

但九戒却从中看到了白莲教的强大力量。

此后三十年,他潜心发展教众,培养弟子,联络各地山寨以及羌人,今天终于达成了师傅他老人家毕生未能实现的目标。

宴罢,意犹未尽的龙凤帝留下至善在小书房陪他喝茶。

至善是他众多弟子中比较成才的一个。

他和祁三妹在这次夺取宁羌城一事上也是居功至伟。

他们上了观音山之后,很快传来李自成率领十万农民军从甘南进入汉中的消息。

此二人都是善于潜伏的高手,心思灵动,立即向九戒大师建议,趁乱起事,浑水摸鱼。

七月十五日半夜,大批白莲教教众,两千多土匪,以及几千名羌族山民,突然出现在宁羌州城下,还没等城中的守军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先期分散入城的两三千名白莲教教众,骤然发难,打开了西门,城外反贼大队一拥而入。

城内守军在半梦半醒之间,就被斩杀干净,包括宁羌知州周应泰和宁羌卫指挥使徐大行等几十位文武官员。

九戒大师亲手给至善斟了茶,笑着问:

“至善呐,你觉得咱们今天的大典办得如何?”

至善忙道:

“自是极好,师傅的风采无人能及。”

九戒抚须长笑:

“哈哈哈,三十年呐,为师总算是没有白忙。”

至善道:

“陛下深谋远虑,将来一统天下,想必也不是难事。”

九戒又是大笑,心情极为舒畅:

“你休要用这些便宜话来哄骗于我,你倒是说说看,这李自成能不能打下汉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之定都上海》,方便以后阅读明末之定都上海第三十二集白莲教建国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之定都上海第三十二集白莲教建国并对明末之定都上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