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渡情劫 8

作品:孟婆熬汤笔录|作者:丰云|分类:古言|更新:2024-05-06 09:52:09|字数:3442字

提亲的事虽已过去,这场热闹的笑话却成了长安城内的谈资。

有说王阿牛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有说于薇安心高气傲,有意钓金龟婿的。一时间,众说纷纭。

不管如何,世间总是对女子众多苛责。这事一出,给于薇安的才女名声蒙上了一层桃色轶闻。今后于家嫁女,终归更艰难了些。

这不,杨氏清晨出门买菜,就被街坊邻里调侃得羞红了脸。

有打听于家的择婿条件的,有好奇王于两家平日相处的,总归是不的一刻消停。尤其还碰到了正要出门的王家大婶,正打算打个招呼缓解一下关系,可王家大婶一点都不理睬自己,毫不顾忌得在自己面前呸了一声,直道:“于家女子要攀高枝,今后两家不再来往。”说罢,就嘭得一声关上了门。

这下子弄的杨氏里外不是人了,她尴尬得放下了打招呼的手,见左邻右舍看好戏似的直盯着她瞧,气得菜也不买了,转身回家去了。

一回到家,杨氏便喊来于薇安,气冲冲地领着她往偏房她父亲的牌位前跪下。

“你跟你父亲好好说说,你都做了些什么!”杨氏站在一旁,心里那团火抑制不住地蹿了上来,指着自家相公的牌位,恨不得拍起桌板,冲着于薇安厉声说道。

于薇安倔强地跪着,她明白罚跪是迟早的事。母亲是个爱面子的,昨日之事一发生,加上自己也算是长安城内有些名气的,很多人都等着看于家的笑话。想必母亲早上出去,就遇到了些刁难,无处发泄,只能回来将怒气发在了自己这个始作俑者身上。

于薇安安安静静地跪着,她知道自己无须辩解些什么,只需要等母亲气消了,便行了。可她今日实在有些疑惑,需要有人回答她。

于微安的眼眶通红,莹莹挂着泪珠,迷茫地抬起头,问出了萦绕在她心头许久的问题:“母亲,我只说了句喜欢,便是错了吗?”那双漂亮的眼睛里,有倔强和不甘。

于薇安脆弱无助的表情,令杨氏心中一颤,犹如被人捅了一刀,又狠狠搅动了几下。孤儿寡母本就艰难,自家女儿才情相貌样样出彩,却在人情世故上略显稚嫩。在男女之事上,更是白纸一张。

杨氏缓缓走上前,蹲在了于薇安面前,轻轻得将于薇安碎发别到了耳后,又轻轻将她脸上的泪痕拭去,轻声说道:“喜欢没错,但不要轻易说出口。”

“母亲喜欢过父亲吗?”于微安心中不解,不说出口的喜欢,对方怎么能够知道自己的心意呢?自从自己记事以来,父母二人都是一副相敬如宾的状态,从未在自己面前有过亲密的举动。

“喜欢啊,不然怎么会跟他成亲,怎么会生下你的?”母亲不忍揭穿,她跟于郎只能算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相处的日子久了,总会处出感情来的。

“但我不想和阿牛哥成亲,所以,我对阿牛哥并不是喜欢对不对?”于微安有些似是有些明白了母亲的意思,更加确定了自己的心思。

“对错与否,你心中不是已经有答案了吗?”杨氏不知道如何回答。她在成亲的那一刻也说不上对于郎有多少喜欢,只是父母说嫁便嫁了。对于于微安的提问,她只能让女儿自己去想明白答案。

于薇安听后,低下头陷入了沉思。杨氏也不催她,她忽然觉得,这几日发生的事情,对于自己女儿来说,也只是无妄之灾。怪只怪,于郎去世的太早了,家里缺了个主事的,孤儿寡母才会被人轻视。

杨氏抬头望了眼于郎的牌位,微微摇了摇头,轻声叹出了一口气,再让她跪一刻钟就起身,先生快来了,不要让他久等。

等杨氏走后一刻钟,于薇安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揉了揉有些发酸的双腿,扶着墙慢悠悠的挪回了自己的书房。

刚一进门,就见谢先生已经喝着茶坐在那儿等着自己了。她微微欠身,说道:“先生久等。”

“你母亲罚你了?”谢筠开口询问道。今日长安内外谈论的皆是昨日的事。杨氏有些怒气也是可以理解的。

原本自己作为外人,本不应该插手。但昨日已在大庭广众之下认下于微安,也算是要尽到长辈的责任。

估计昨日之事,已在自己的乖徒弟心中打下了一个心结。要解开并非易事,只能徐徐图之。

“嗯。”于微安低着头,若无其事地说道,很明显她并不想多谈。对于喜欢一词,她实在有太多疑惑。包括她喜欢谢先生。

多说多错,多做多错。还不如不说不做。

谢筠见于微安并不想多说。以为是杨氏的话戳中了她的伤心事。女儿家的心思多变,如今她已是豆蔻年华,想得八九不离十该是自己的亲事该如何。

谢筠自以为找到了安慰之法,便起身上前摸着于微安的脑袋说道:“不怕,为师会为你找门好亲事的。”

于微安低着头并未做声,只呆呆地望着地上两人的影子被斜射进屋内的阳光,拉的很长很长,仿佛拥抱在了一处。

喜欢孟婆熬汤笔录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孟婆熬汤笔录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孟婆熬汤笔录》,方便以后阅读孟婆熬汤笔录第117章 渡情劫 8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孟婆熬汤笔录第117章 渡情劫 8并对孟婆熬汤笔录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