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太子的奏疏

作品:大明之最逍遥太子|作者:小康7|分类:历史|更新:2024-05-06 11:18:13|字数:4064字

萧敬虽不及刘瑾声名远播,却是太监中最为杰出的一位。

他早早入宫,迅速崛起。

萧敬行事周全,文武双全,英宗时期即受重用,年轻时便获封六品太监。

帝王更替,臣子易主,英宗去世后,萧敬被派至神宫监烧火。

才华总会显露,有能力者终有其作为。

成化年间,萧敬获宪宗赏识,重返宦官权力核心。

他与东厂厂公尚铭交好,尚铭失势后,为避嫌,萧敬自愿守护皇陵。

弘治深知萧敬的才干,

即位后,将他召回身边委以重任。

弘治三年,司礼监空缺,萧敬晋升总管,成为太监之首。

弘治驾崩后,萧敬在正德年间依旧活跃,直至嘉靖元年退休,其退休待遇超越内阁大学士,创太监先例。

萧敬于嘉靖七年辞世,大学士翟銮为其撰写墓志铭,杨一清则为其撰写墓表。

历经五帝信任,晚年仍得善终,这非一时显赫的刘瑾所能比拟。

萧敬闻言,险些从锦垫上滑落。

太子,你在开玩笑吗?

谁会在乾清宫当着皇上的面密谋?

萧敬努力回想是否触怒了太子。

没有啊!

他又思索近期是否有所逾矩。

也没啊!

弘治听到太子的话,哭笑不得。

为何你要捉弄萧敬?

当着朕的面与总管密谋,不怕世人取笑吗?

朱厚照连忙稳住萧敬。

“萧总管稳住,我们开始密谋吧。

萧敬向弘治求援,

弘治挥手让萧敬听听太子要说何事。

“殿下请讲,老奴洗耳恭听。

朱厚照整理思绪道:“事情是这样的,《大明万年报》是我创办的,你应该知道,

就算我开个报馆,也没人敢打主意。

现在我要推广到全国,必然会有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来捣乱,

本宫无意让外人沾光,你看这样如何?经营权我来掌管,监督权交予你,

我们共同分割这份报纸的权力,到时候其利益皆归东宫与司礼监所有。

弘治听到太子的话,不禁啼笑皆非,

你说的不知天高地厚之人,指的就是那些文官吧,

还要分报纸的权力,

原本严肃的事情,太子一开口,仿佛成了见不得人的秘密。

起初,太子创办报纸之事仅限高层知晓,

自从那次报纸刊文导致一位官员下台后,朝廷上下都清楚报纸是太子的杰作。

萧敬也是那时才领略到报纸的影响力。

东宫和司礼监共享报纸权力,听起来确是不错。

但我们在皇上面前如此密谋,这算怎么回事呢?

然而,萧敬并非等闲之辈,瞬间领悟了太子的用意。

此刻并非两人私下策划,而是太子巧妙地将弘治也拉入其中。

太子私下找他与当着皇上的面谈,意义截然不同。

二人当着皇上的面敲定此事,皇上必定会站在他们这边。

再深思下去便有悖常理了,弘治虽仅此一子,若与他这位总管太监过于亲近,被弘治察觉,岂不引起猜忌?

太子这招堂而皇之的密谋,真是高明啊!

萧敬再次望向弘治。

朱厚照紧紧握住萧敬的手说:“萧总管,你可别小看了报纸,虽每份只卖五文,但销量可观,你知道现在在《大明万年报》上刊登一则广告需多少银两吗?将来这利润丰厚,都将属于我们二人。

再者,那些文官总与你过不去,你又无法反击,今后只要看哪位官员不顺眼,就把他的丑事告诉我,我帮你登报泄愤。

你别不信,上次《大明万年报》一篇报道就使一个贪腐官员垮台,现在我的记者都被称作民间监察,不信你去打听打听。

弘治忍不住笑出声,做了这么久的皇帝,还是第一次有人当面如此直言,别人在他面前总是正襟危坐,太子却偏要摆出一副奸臣姿态,还让萧敬不满谁就提供谁的丑闻,太子,你能正经点吗?

萧敬老练世故,理解了太子的意思后,也懂得如何配合他演这场戏。

弘治已笑出声,但他没有出言反对,那就是默许了。

萧敬虽正面朝向太子,却转向弘治试探性问道:“那奴才一切听从太子吩咐?”

弘治假装专心看奏折,未做回应。

朱厚照一直在观察弘治的反应,他的沉默即为同意。

朱厚照对萧敬说:“那这事就这么定了,切勿泄露给他人。

萧敬都服了,太子竟对演戏上了瘾。

随后,朱厚照起身向弘治禀告:“陛下,微臣与萧敬的密议已毕,臣告退。

弘治强忍笑意,示意朱厚照速速离去。

萧敬搬回了两个锦垫,又恭敬地站在弘治身旁侍奉。

弘治沉吟片刻,开口道:“报纸是太子的创意,既然他有意经营,便让他自行处理吧。

你务必全力辅助太子。

萧敬低头应道:“老奴遵命。

此刻得了皇上亲口允诺,萧敬心中石头落地。

他心想,侍奉过三位皇帝,从未见过如此亲密无间的皇家父子。

然而太子聪明伶俐,行事周全无疏漏。

最关键的是,太子亲近太监,显然对文官抱有戒心,这对萧敬而言是好事。

相较于文官,朱厚照自然更愿与太监共事。

毕竟,太监的权力源自皇权。

他们的忠诚度又高于文臣,

万一太监出现问题,只需一道旨意,他们就得去守护皇陵。

次日,太子关于制定报纸法规的奏折送至内阁。

弘治朝中,太子递奏折尚属首次。

三位阁臣传阅一番,奏折内容规规矩矩,

提出制定报纸法规,算是太子自我设限。

按照惯例,内阁需提出初步意见,即票拟,将意见写在纸条上,附于奏折供皇帝参考。

内阁完成一定数量的票拟后,将太子的奏折置于最上,呈献给皇帝审阅。

弘治看到奏折,交由司礼监批红盖印。

于是,太子的报纸法提案得以通过。

奏折再由内阁分发,交由官员执行。

第三天,李东阳又发现了一份太子的奏折。

太子提议在全国推行报纸,并设立报纸出版局,

建议出版局由宫内监管,意味着报社的建立与发行皆由内廷太监管理。

李东阳昨日就察觉到奏折的诡异,今日真相大白。

喜欢大明之最逍遥太子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大明之最逍遥太子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之最逍遥太子》,方便以后阅读大明之最逍遥太子第84章 太子的奏疏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之最逍遥太子第84章 太子的奏疏并对大明之最逍遥太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