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有人过来了

作品:全家穿乱世,别人逃荒我们开荒|作者:爱吃绿的西红柿|分类:古言|更新:2024-05-10 08:05:57|字数:4670字

不能编筐的还能烧火,反正他们就没有扔的东西。

其他的就不用她嘱咐了,这些小子们虽然在砍树,但碰到能吃的也全都收起来,包括野菜,蘑菇和虫子,旁边的篮子里已经装了满满的。

看完了这边情况,沈玉英和陆银凤打算回去,把东西都送回避祸所,她们还要做饭再送过来。

两个人并没有按着原路返回,这边山谷也是西高东低,她们刚才是从西边坡上下来的,回去打算从东边沟里回去,看看下边都有什么!?沈玉英之前远远看着好像有水光。

果然,沈玉英和陆银凤走了不到二里地,路上看到不少野菜都是又鲜又嫩,这里的好东西不比庇护所跟前的少。

两个人正高兴,又看到前面有一个水洼,虽然干的没有多少水了,也差不多有半个足球场大。

走近一看,沈玉英更是惊喜,甚至可以说是激动,她拿出来一个哨子吹了两声,这是她们约定好的暗号,一声哨子代表有情况,两声哨子代表有好东西。

二里地没有多远,不到半刻钟,陆常山和陆大伯就过来了。

他们刚才看到沈玉英和陆银凤往这边来了,一定是发现了特别的好东西,要不沈玉英不会轻易给他们发信号。

“老陆,大伯,你看那是什么!”

不等他们走近,沈玉英就迫不及待的指给他们看,水洼里和四周全是水草,植株有高有低,结出来的穗子有红有黄。

陆大伯不及陆常山眼力好,没等他看清楚,陆常山已经跑过去,蹲在地上仔细看了起来。

“是水稻…!”

陆常山看着眼前的这一片水草喃喃的道,虽然每个稻穗上没有多少粒,但他可以确认绝对是水稻没错。

陆常山脸色激动的有些发红。

沈玉英理解他的这种激动的心情,发现这些水稻不但意味着他们现在多了一种主食,更意味着这里也是可以种出水稻的。

在他们原身的记忆里,承州府附近因为气候原因是没有人种水稻的,所以他们几个原身几乎没吃过米饭。

这对于前世他们几个无饭不欢的关外人,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这段时间在山上也都是在琢磨种玉米,这回也可以在这研究种水稻了。

陆大伯也走了一圈,摘了两粒草种子放在嘴里咬开,满是皱纹的老脸也露出笑容。

“这应该是那年浑河涨大水,打翻了运粮食的商船冲进来的,不止这些稻子能吃。这些草籽也是可以吃的…!”

陆大伯说的草籽,就是稗草的种子,前世在关外人们叫它水稗草,它的嫩茎鲜嫩,牛和家禽都爱吃。

它的种子比一般草籽要大,既可以当粮食,也可以酿酒。

激动过后,陆常山站起来仔细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地形,西高东低,朝阳背风。

的确是一块好地方,不过要想种水稻,还得好好琢磨。

正常水稻和稗草早过了成熟期,这个季节稗草的草籽都应该脱落了,可是这里的稻穗和稗草穗有的还微微发青,那就还是积温不够,成熟期还差点。

“老陆,大伯,我们要不要下午就把这些稻穗割回去…?!还有,要不要到上面的几个沟里看看?!”

沈玉英问陆常山和陆大伯,陆常山和陆大伯都明白沈玉英的意思。

他们现在看到好东西,不收回去,晚上都睡不着觉。

但这些稻穗和稗草还没有完全成熟,现在收回去有点可惜。

陆常山和陆大伯两个人看了看天色,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了决定。

“在等两天吧!这两天天气不错,这么一大片晚收一天,就能多收半成粮…!”

陆大伯率先开口,这么大一片,多收一两成又够他们吃不少天,现在收太糟践粮食了。

陆常山也一咬牙。

“大伯说的对,能多长一天是一天…!”

“咱们只要守住葫芦口就没事儿…!”

至于另一个问题,陆常山道。

“下晌我领着陆浔和小六子出去走一圈,到上面几个沟里看看…!顺便熟悉一下前面环境。”

沈玉英点头,四人做好了决定,又各自回去忙活。

沈玉英和陆银凤带着其他女人把东西送回去,再做些吃的送出来。

从今天开始,前面葫芦口就不能离开人了。

午饭还是做的橡子粉野菜饼,用的都是之前泡好没分的湿粉。

樊大娘和小草知道她们现在是白吃人家粮食,心里过意不去,只能抢着干活,多干活。

下晌沈玉英没让樊大娘她们出来,只有她和陆银凤出来送饭,然后再把男人们找到的吃的带回来。

这几天没有挖到蕨菜根,但是去橡子皮,蘑橡子,摘晒野菜,都需要功夫。

今天还要多一个收拾榆树皮的活,榆树皮是好吃,制作起来却也麻烦,尤其是树根上的皮,要洗净切断晒干,再磨粉。

但说实话,沈玉英觉得她们现在,得到的每一样吃的东西,就没有容易的。

从林子里捡回来,处理好了到吃到嘴里,不知道得经过多少工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全家穿乱世,别人逃荒我们开荒》,方便以后阅读全家穿乱世,别人逃荒我们开荒第31章 有人过来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全家穿乱世,别人逃荒我们开荒第31章 有人过来了并对全家穿乱世,别人逃荒我们开荒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